政策法规
陪你一起成长
2021-04-02 15:16  浏览:32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2011年7月,我和妻子生下了儿子“旭”,当时我24岁,公务员岗位,月薪1800左右,无房无车,双方父母的经济也不宽裕。孩子的出生给我们带来了喜悦,无形中也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


2013年5月,我的工资2200元,看着这一点点钱,我在心里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给妻子和孩子好的生活?


一咬牙,我选择离开了大家眼中的铁饭碗,把孩子送到了他爷爷家,让我父母来带孩子,我和妻子趁着年轻,到省会去拼搏一下,为儿子的将来、4个老人的养老,夯实经济基础。唯一的遗憾——不能亲眼见证儿子的成长。


五年,整整五年,我和妻子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偶尔回家看望孩子(因为两家老人家相隔3000公里,为了两边照顾,我们每隔一年才会回去爷爷家看望孩子)。每次看着儿子陌生的眼神渐渐亲密,心中十分欣慰;等到离别时,看着儿子悲痛的哭喊、不舍的眼神,心里像刀割一样,妻子更是哭得眼睛都肿了,问我:“什么时候把儿子接过来一起生活?”2018年7月,我用行动回答了妻子五年来一直问我的问题,我决定把儿子接过来一起生活。


儿子刚到我们身边的时候,一家团圆的幸福生活让他非常开心,但新的学习环境却让他很难适应。在爷爷家的时候,读的是乡镇小学,要求不严格、作业量少,爷爷奶奶又宠着他,不打不骂,成绩考多少都无所谓,导致孩子的基础知识薄弱、写字速度慢、依赖思想强,总想着没有什么事情是撒娇解决不了的。来到我们身边后,省会小学的学习要求起码提升了5、6个等级,作业量也从原来的每天30分钟变成了每天3个小时,以前薄弱的知识要给他重新温习巩固,写字慢的习惯要督促提升,粗心无所谓的学习态度也要全面纠正。看着儿子第一次写作业写到晚上10点钟,睡眼朦胧,走路都会摇晃,我和妻子的心里既心疼又难受,暗叹着对孩子是不是太残忍了,会不会拔苗助长?


合格的父母真的很难做。想给孩子好的生活,也希望他自己能刻苦奋斗;看到孩子差人一等,你就会心急如焚;看到孩子粗心大意,你就会火冒三丈。在这段相处的日子里,我变成了严父,打孩子、监督孩子、教育孩子,任何人不能干预,只有我们父子俩单独相处,孩子从打一下就哭得撕心裂肺、痛彻心扉,到现在多疼都忍着,不让眼泪流出来,因为我说过“男子汉,不能哭,哭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眼泪得到的不是同情、不是手软,而是更多的疼痛;除非你能知道并记得自己的错误,下次不再犯,才不会挨打。”妻子一直都是暖妈,给孩子的都是爱,儿子所有的委屈、心里话,只有在妻子面前才会袒露。这种教育方式是我和妻子长期磨合总结出来的,不能压得太紧,也不能放得太松,要张弛有道,在我因为学习问题教训孩子的时候,妻子从不插嘴、也不劝阻,不能让孩子有一种“我做错事也不怕,妈妈会保护我”的心理,而教训完孩子后,妻子则会关心孩子,再口头教育一下“孩子,是不是又粗心了,下次记得改正,爸爸就不会打你了”。


儿子刚来的时候上二年级,考试成绩语文50多分,数学70多分,英语80多分,在老师眼中是彻彻底底的“学渣”,来拖班级平均分的;现在孩子四年级了,经过我们这几年的教育,他的成绩基本稳定在语文90分左右,数学95分左右,英语98分左右,从刚开始的班级垫底,到现在的班级前五,偶尔发挥好一点,能争取第一,实现了学习上的“逆袭”,变成了真正的学霸。


在这几年的相处中,对孩子不管是的打骂、苛责,还是关心、袒护,都是对孩子的真真切切的爱,都是一家人温馨的陪伴,不可或缺的甜蜜。


发布人:9e3a****    IP:139.201.52.***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