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阳市政府办公室发布《2021年沈阳市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努力实现城镇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服务更见实效,让全市有“一老一小”的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完善设施
年底前社区养老服务站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
按照《方案》,年底前实现社区养老服务站在城市社区全覆盖。
新建居住区
1、配套建设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将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
2、今年,新建居住区100%达到每百户建筑面积不低于35平方米的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标准。
3、新建、改建、扩建的托育机构按照完整居住社区托育机构建设标准不小于200平方米。
老旧小区
对121个老旧小区进行改造,引进社会力量完善养老托育等配套设施建设。
政策支持
制定普惠性“政策支持包”
全市将统筹推进城乡养老托育发展,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试点。
1、通过邻里互助、亲友相助、志愿服务等模式,重点发展互助性养老服务。
2、将大力发展成本可负担、方便可及的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制定普惠性“政策支持包”,带动企业提供普惠性“服务包”,在规划、土地、用房、财税、人才等支持政策上加大力度,推动形成市场原则下的普惠价格形成机制。
财政支持
符合条件的机构相关费用免征
《方案》提出——
1、为社区提供养老托育服务的机构,提供社区养老托育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计入收入总额。
2、为社区提供养老托育服务的机构承受房屋、土地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托育服务的,免征契税。
3、为社区提供养老托育服务的机构自有或其通过承租、无偿使用等方式取得并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托育服务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4、养老托育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执行居民价格。
优化服务
鼓励社区开设托育点和亲子园
在扩大和优化养老托育服务方面,沈阳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招收2-3岁幼儿。鼓励在社区开设托育点和亲子园,提倡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互助式为辅的婴幼儿照护服务形式。
在和平区、沈河区、浑南区启动智能居家养老试点工作,支持老年人家庭安装智能感应灯、睡眠监测器等居家智能化助老设备。
此外,沈阳还将“保健”市场乱象整治和非法集资风险排查纳入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