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对于人们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为了能够相伴到老,不管两个人是因为爱情结婚,还是因为结婚而结婚,到最后不管什么感情都会变得亲情,人们最后的生活只会是和自己的老伴在一起,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基本上是不太可能顾及到父母的生活,而他们只能给予父母好的物质生活,陪伴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畴之内。
可对于老人来说,陪伴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孤独对于老人来说真的非常可怕,人的年龄大了就容易胡思乱想,很多时候他们会感到不安,这个时候如果能够有人陪伴在他们身边,他们的心就会安静下来,就算是两个人静静地呆着,他们都会感到幸福。
有些夫妻将就着过了一辈子,可是在后来的日子里面,两个人越看对方越讨厌,心里面剩下的只是对对方的憎恨,根本就不见之前恩爱的样子,这样的婚姻并不是他们所想要的,可是他们迫于世俗的眼光,迫于别人的流言蜚语不得不妥协,妥协之后心里又觉得不舒服,总是幻想着年轻的时候要是没有坐下,这么匆忙的决定就好了,他们想要有重来一次的机会。
可生活就是生活,现实也是现实,人永远不可能有重来一次的机会,这也意味着人在年轻的时候不要轻易地作出决定,做任何事情都要经过深思熟虑,做任何事情也不要冲动,越是冲动就越有可能做出错误的抉择,那吃苦受罪的只有自己。
人们应当在婚姻当中互相扶持,互相去理解对方的不容易,在对方生病的时候,能够衣不解带地照顾对方,能够一直陪伴在对方身边,而这就是幸福生活的模样,而不幸的婚姻当中,永远都充满着争吵,充满着抱怨,人们会感受到心理上的不平衡。
婚姻当中没有绝对的公平,如果人们一味地去追求公平,就会把自己的婚姻变得面目全非,如果一对夫妻可以坚持到老年,就算两个人在年轻的时候吵得很凶,到最后两个人都会和解,这就是陪伴对于人们的意义,让人们可以忽略之前一切不好的事情。
我和丈夫在一起生活了大半辈子,原本以为丈夫可以一直陪我到老,但没有想到一场疾病夺走了丈夫的生命,丈夫最终没能实现他的承诺,丈夫走了之后我不愿意再婚,我觉得没有人能够代替丈夫的地位,我就一个人生活在房子里面。
儿子和女儿都成家立业,他们的家庭很幸福,不用我为他们操什么心,更何况儿子和女儿都是孝顺的人,他们有了孩子之后,并没有让我帮他们带孩子,我觉得自己还没有老到那种地步,可以自己照顾自己,所以我不想要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
他们不止一次要把我接过去,这样可以更好地照顾,但我从来都没有妥协,我和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孙子孙女的年龄还太小,他们还需要上学,儿女光是承担自己孩子的生活就已经压力很大,如果还要抚养我,他们的生活压力就更大。
我想着等自己真的动弹不了,再去跟他们生活在一起,到时候他们也可以把我送到养老院里去,只要他们能够时不时地来看我,到了后面我生活有点困难,到了老眼昏花的地步,光是煮饭都要耗费很长时间,这个时候我就不再坚持,我愿意和儿女们生活在一起。
刚开始我是去到儿子家生活,儿媳妇对我的到来当然是欢迎的,可我这个老人和他们年轻人在一起生活还是有一些不方便,我们的生活习惯也不太相同,儿媳妇为了照顾我是比较辛苦的,在儿媳妇那边住了一段时间,我就去到了女儿那边居住。
女儿愿意给我养老,并且女儿希望我在她那边可以多住一段时间,但女儿愿意,女婿却不愿意,女婿说他愿意尽孝,但是尽孝和养老不是同一个概念,他养育自己的父母,如果再要赡养我,他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如果我要是去他们家住几天,他当然是欢迎的。
我不想因为我的事情让女儿和女婿吵架,如果两个人由于这件事情感情发生问题,那我可就成了大罪人,女婿的一段话让我明白了,晚年的时候只能依靠自己,但我也不能责怪孩子,孩子身上也肩负着自己家庭的重担,不能什么事情都能够考虑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