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三农大百科,来自我们身边的农村事,大家好,我是杨纳聊三农!和你们一样关注农村事件。
我们都知道,为应对养老危机,优化人口结构,国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加快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使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养老保障。与此同时,截至2020年,我国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实现16连升,平均增幅达到5%。
此外,国家近年来还不断加大投入和补贴力度,倡导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从而逐步提高农村的养老保障水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与一二十年前相比,我国农村的养老危机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在养老补贴和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基本解决了农村老人的温饱问题。
但就目前而言,我国农村的养老金水平还处于较低水平,许多农民迫于生活压力,仍然无力支付较高档次的养老保险。此外,许多老一辈农民的思想还停留在“养儿防老”的时代,对养老保险的认识普遍不高。应当说,这样各种客观因素的存在,加剧了农村的养老难题,全面解决农村养老难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然而,到2020年底,我国已有1.2亿多退休人员基本完成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如今,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上涨,有关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也终于迎来上调,近1.5亿人受益。
只有把1.5亿人的养老金提高了,第16次提高养老金的行动才能圆满结束。
事实上,上面所说的现象,就是“养老金倒挂”问题,会产生这样的问题也是正常的。由于这些年来,我国养老金连续、多次上调,这使得早退休人员获得的普调福利也多了,特别是每年都在累积下,早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就会上涨。
但是,晚退、晚退虽然缴纳的养老保险年限和金额与早退、晚退人员相同,但在计算养老金标准时,由于其前几年没有上调福利,导致晚退人员领取的养老金比早退人员少,因此造成了“晚退”现象。
尽管“晚退休,领的养老金反而少”的现象有些不公平,但这也是在提高养老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并且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广东省曾经对这部分人在2012-2016年间退休,提高了养老金,以弥补由于养老金倒挂所带来的“不公平”。
诚然,并非所有省份都能像广东那样“补发”养老金,但相信今后养老金制度将不断完善,将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切实维护每个人的利益。再者,相信即使是晚退人员,将来也一定能享受到国家提高养老金的红利。
随着2020年即将结束,许多人都在担心2021年养老金是否会再次上调。就目前我国养老金的余额来看,我们迎来第17次养老金上调还是很有可能的。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截至2020年9月底,全国社保基金余额为4.5万亿元,有非常坚实的保障基础。
而今年,我国四川、河北、江苏、湖北等地又相继实行了“养老金省级统筹”制度,也就是说,地方政府要统一管理养老保险,保证养老保险稳定、健康运行,避免一些地区出现“入不敷出”的现象。
总体来说,如果政府希望明年继续提高养老金,这不会有任何问题。而且对其具体上调幅度,可能还是5%左右。
由于2018年以来的“惯例”,每年的养老金涨幅大概在5%左右,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年的第17次上调幅度仍将保持在5%。自然,对于各地区可能存在的政策差异,人们的升幅也会有所不同,但相信平均水平应该是5%左右,不会有太多的浮动。
总体来看,近年来连续多次提高养老金水平,是惠及全民的“福利”政策,虽然目前出现了“养老金倒挂”现象,但相信以后这些问题也会逐步解决。当然,退休晚的人也别觉得自己“亏”了,因为明年养老金很可能会再次上调,到时候大家的养老金又会上涨。
本期的内容就到这了,你有什么想法?评论区一起讨论下吧!记得关注我哦!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杨纳聊三农首发,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