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即将来临,新一年的养老金调整窗口也将开启。在此之前,我国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6连涨。2005-2015年间养老金的最大涨幅超过10%,2016年以来养老金调整幅度为6.5%、5.5%、5%和5%。然而当下形势与往年不同,经济发展遇阻,养老金发放压力大,这给2021年养老金的调整增添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众所周知,每年养老金的上涨与上一年国内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物价水平有极大的关系。经济增长幅度越高,物价也会随之走高。为了保障退休人员过上正常的晚年生活,养老金也会随之提升。
如果2020年我国经济正常发展,没有遭遇“黑天鹅”事件,2021年养老金大体上也会按照5% 的涨幅提升。然而2020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几乎停摆,GDP罕见地出现了负增长。随着经济的复苏,虽然各行各业逐渐走上正轨,但是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为负增长,可见疫情的影响仍未消退。
经济发展遇阻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养老金缺口也在逐渐扩大。随着老龄化的加重、新生人口的减少,领取养老金的人数逐年增加,而缴纳社保的人却越来越少。这样下去人们缴纳的社保费用将逐渐不能覆盖养老金的发放成本。
数据显示,到2050年"参保赡养率"和"缴费赡养率"将会从37.7%和47.0%上升至81.8%和96.3%,也就是说,2019年由接近2个缴费者来赡养一个离退休者,而到了2050年则几乎1个缴费者需要赡养一个离退休者。同时今年年初,相关部门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这将使养老金减收约4714亿元,养老金的压力可想而知。
正是因为养老金发放的压力大,相关部门正在采取各种措施去补充养老金的来源。例如实行延迟退休的政策,人们晚几年退休,少领几年养老金,多缴纳几年社保,从而为养老金提供一个很大的缓冲期。但是因为延迟退休牵一发而动全身,相关部门还需要很长时间去摸索实施。
相关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设立一个行政司法罚没款专户,将所有的罚没款统一到这个专户,到了一定时期,全部或一部分的资金划入到养老储备基金。此外原央行行长戴相龙在养老金论坛上也提出建议,充实养老金储备可以考虑将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金转入到社保基金中来。
这些建议得到了很多网友的认可。比如土地出让金转入到社保基金中来,出让的土地是国有土地以及经过征用后的集体土地,这部分资产属于国家。虽说是地产商付钱购买了土地使用权,但最终买单的却是平民百姓。因此从中提取一部分补充养老金储备,也是合情合理。
虽然关于补充养老金的相关建议很多,但是很多并未落实,因此养老金的压力依然未减,2021年养老金的调整也未可知。接下来还需多方面措施稳定养老金的财务可持续性,从而保障退休人员度过一个舒心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