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批专家聚会在一个“养老论坛”上,继续探讨未来养老金的三大支柱,并“设计”出了未来“养老金投资路线图”。对一些专家关于这个“路线图”的定位方向笔者有些不同观点:
1) 专家们认为,除了继续稳住“国家社保养老金”这块基本养老金外,应该加快、加大“年金”及“商业养老金”市场。这一观点表面上看似乎不错。但是笔者认为目前更重要的是做好、做大、稳定“国家社保养老金”这块基本养老金。重点是先解决退休养老金的“贫富悬殊”问题和多年严重亏空问题,让最底层的老百姓也能与他人一样过上体面的退休养老生活。
我首先说这个问题是有道理的,下面二点与此有关。
2)普通职工与老百姓在“年金养老”与“储蓄养老”方面的“福利”极少。
(一)“养老金投资路线图”方向之二是“年金”:“年金”分为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企业年金,是企业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为自己企业的职工退休后提供一定的退休收入保障。因为年金都是有单位企业发起的,除了其中部分公务员及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是国家强制要求的,企业部分没有强制要求。而目前实际上企业缴纳年金的还是极少数。即使有缴纳的也集中在国有企业。这也就意味着大部分企业的职工今后退休可能是没有这部分“养老基金”的。
(二)“养老金投资路线图”方向之三是:“商业养老金”,这个说白了,就是老百姓的储蓄拿出来去投资养老。
那么谁是这二个群体中的呢?显然是企业老板、高管、上市公司或者股份公司持股人、公务员以及事业单位等等单位工作人员中具有高薪收入的人。
就专家们设计出的“养老金投资路线图”方向提出一些质疑:
质疑一:
目前的“年金制度”大部分企业并没有缴纳。而已经享受了“年金制度”的二拨人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和国有企业的员工。更多的普通职工并没有享受到。请问:这些绝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退休后能够享受到这部分养老“福利”吗?
质疑二:
靠储蓄养老只能是极少数比较富裕的人群可能实现。而大部分普通职工、普通老百姓很难有这样的“奢想”了。尽管有专家说目前储蓄市场上我国储蓄存款、理财、保险资金规模合计已经超过150万亿元,但是考虑过这个150万亿储户与没有储蓄的的老百姓之比例吗?即使也有部分普通老百姓有储蓄,但是考虑过储户群体的“贫富”差距了吗?这个150万亿储户的百分之80是哪些人?百分之20是哪些人?一句话,普通职工与老百姓在银行的储蓄只可能是少数,甚至很多职工和老百姓根本没有储蓄。
既没有“年金”,又没有储蓄——这是目前大部分职工与最底层老百姓的现状。如此他们怎么可能期望这些来保障退休有稳定的养老金,有稳定的养老生活?
所以,笔者以为,一些专家的设计方向及思路有问题。毋庸置疑,退休职工与老百姓的工资(退休金或者养老金)是有“贫富”差距的。在一定程度上说,专家们的“养老金设计图”只不过是为“有钱人”、“富人”们做了设计。而这种“养老金设计图”对于普通职工与最底层老百姓却没有多大意义。所以我说“专家”们的设计方向有问题。
笔者认为还是回到前面提到的:
目前更重要的是做好、做大、稳定“国家社保养老金”这块基本养老金。重点是先解决退休养老金的“贫富悬殊”问题和多年严重亏空问题。比如也有其他专家提出,让贪官财产罚没后投入国家社保基本养老金。还有网友提出福利彩票收入资金、土地出让金等等应该首先考虑投入国家基础养老金。这样先让“国家基础养老金”“养大”了,才能首先解决普通职工与老百姓养老金的基本平等与平衡问题,让最底层的老百姓也能与他人一样过上体面的退休养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