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有一天父母会离我们而去,会躺在病床上而无法自理,会无法独自生活,当这种场景摆在你面前时,你是否会拾起“孝心”,担负起照顾父母的责任,为他们送上一个幸福的晚年?
对于这个问题而言,我相信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但不管结论是什么,都希望大家能遵从内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假孝顺”的行为开始不断涌现。
存在于朋友圈的“孝顺”—从“不着调”到“大孝子”的转变
同学总是给我们留下最浓厚的情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似乎只能陪我们一段时间,渐渐地大家彼此失去了联系,有了自己的生活。但这段时间,我看到朋友圈中一位中学同学的动态,很是诧异。
在他的朋友圈当中,经常能够看到“带父母吃海鲜”“陪父母出去旅游”的小视频或是图片。
之所以表示诧异,是因为这个同学小时候很“不着调”,他是独生子,深得父母宠爱,同学平时对父母不是很尊重,有时甚至会吼自己的家人。如今看到他的状态,竟然成为“大孝子”,转变真是大。
后来从朋友那里得知,其实他只是“假孝顺”,爱做表面功夫,他大学毕业后,总是换工作,一到没钱的时候,就朝家里要,如今爸妈年龄大了,他是惦记着老两口的那套房子呢。
本以为这位同学从“不着调”到“大孝子”的转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没想到却不是出于本心,不知道他父母知道后,会不会感到心凉呢?
不过前段时间看到《民法典》颁布了养老新规,从2021年开始实施,在新规定之下,主要是新增加了两条,为了让老人得到更好地赡养。
养老新规出台,老人拥有继承人“反悔期”,“假装孝顺”没用
1)“假装孝顺”没有用,子女不再是房产的唯一继承人
在新出台的政策当中规定,子女不是唯一继承人,老人的兄弟姐妹同样享有房产的继承权,甚至亲戚的子女也包含在内。
这个新规定的颁布,给了老人更多的选择权,年迈的父母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愿,把自己奋斗多年的房产给到“真正孝顺”的人,而“假装孝顺”应该退出舞台。
2)老人拥有继承人“反悔期”,遵守内心的子女有福了
为了防止“朋友圈假装孝顺”的行为出现,这项政策给了老人一个“反悔期”,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只是一种“假孝顺”,那他们有权将房产转给他人,那些能遵守内心的孩子或家人。
这两项新规的目的在于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让更多的父母老有所依,但将房产和子女孝顺绑在一起,真的能实现“老有所依”的目标吗?其实比起出台的新规,教会子女孝顺的真谛才是更重要的。
告别“假装孝顺”最好的方式,莫过于让子女懂得孝顺的真谛
对于孝道,我们究竟应该有怎样的理解?反思自己从前的思想,总认为让父母吃饱喝足就是尽孝了,但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孝顺。
而赡养是孝顺的基础,敬养才是孝顺的真谛。一个子女仅仅做到赡养老人是不够的,当年迈的父母失去劳动力,甚至生病在床的时候,为人子女照顾自己的父母,这种行为自然是难能可贵。
但如果在照料过程中,能够让父母开心,感受到爱与关怀,那才算是真正地尽了孝道。孝敬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为核心的词是“爱”。
爱是孝的一种升华,只有深爱自己父母的人,才能明白他们的良苦用心,才能在爸妈需要自己的时候,守护在他们身边。
所以,作为子女如果懂得孝道的真正含义,就不要在乎父母的那些资产,人的一生要由自己去奋斗,父母能给到的早在18岁成年之前,就已经给到了。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你养我从小,我陪你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