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有些养老金低的人希望平均养老金,想法归想法但不现实
2021-01-03 17:14  浏览:245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为什么有些低养老金的人希望平均养老金?其实有这种想法,这种愿望并不奇怪,也是人之常情,谁不希望自己的养老金水涨船高呢。但是愿望是好的,平均主义的老路是永远回不去了的。


社会在不断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越来越活跃,善于思考是好事,但脑筋要用在该用的地方,我国的在岗职工采取的是按劳分配的形式,鼓励多劳多得。我们工作一辈子退休后,所领取的养老金其实也是和在岗时的贡献紧密相连的,现在那些养老金的比较高的人,大多是企业的高管,央企、国企的管理人员或是工作人员,这些的人虽然有的是因为企业垄断的原因,但垄断企业也是为社会做贡献,比如石油部门,电力部门、金融部门等,他们的利润也不是白来的,而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才换来今天的变化,才换来今天的成就,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没有哪一样能离开电,离开油,离得开金融。


除了单位的贡献以外,就是自己缴费的贡献。我们都知道我们的养老保险,是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来作为缴费基数的,为了缩小缴费的差距,所以国家规定的了一个保低限高的原则。保低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缴费基数的保低。即如果本人的实际工资低于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不管工资低多少,都要按照60%的来缴纳,这个60%就是一个保低线;另一个层次就是缴费年限的保低。也就是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最低要达到15年,15年就是一个基本的起点,只有缴满15年才能领取到基本的养老金,这个最低线也是为了照顾那些工作不稳定的人员,参保时间比较晚的人,或者是广大的灵活就业人员。


限高,主要是从缴费基数来限高。由于部分人在岗时薪酬待遇比较高,有的人甚至是拿年薪制,如果按照所拿的年薪制来作为缴费基数,不但企业要承担更高的缴纳费用,那么今后退休的差别更大,为了限制养老金的差别过大,所以对于拿高薪的人员,国家在养老保险缴费方面进行限高,也就是最高只能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来作为缴费基数,高出部分不能计算为缴费基数,这是限高的第一个措施。

限高的第二个措施,体现在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上,特别是基础养老金的计算,按照300%和按照60%缴费的人员,只要是在同一个地方办理退休,计发基数,也就是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都是一样的,通过这样的限制措施,那些按照300%缴费的人与按照60%缴费的人相比,其实平均以后,养老金的差别就会大幅度缩小,但在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部分,大家都是平等的,比如职工社会平均工资部分。

养老金的高低,总的原则就是缴费越高,缴费时间越长,收益也就越高。一个是缴费基数,一个是缴费年限,这两个因素是最为重要的,除了这两个因素以外,个人账户也是缴费基数、缴费年限联系最为紧密的。所以在养老保险的缴费时,既要体现保低限高,同时也要体现兼顾公平,既要体现全民共享发展成果,更要体现激励机制,鼓励多缴费,长缴费。


当然即使有了这些措施,养老金还是存在差异的。差异的造成是在合理范围内存在的差异,是在制度公平的基础上存在的差异,我们不能看到有差异就心里不平衡,看到别人养老金比自己高就眼红,而是要想想自己有多大的贡献,付出的成本有多大。如果不讲付出,不讲贡献,那么社会就不会进步,就会回到过去平均主义的老路。当然部分人是非常怀念过去的平均主义的,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穷,大家都不怎么努力,所以穷是当然,不穷的就是投机倒把,或是资本主义的尾巴,是非观念被颠倒了,被扭曲了。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思想被解放了,认识问题的角度完全不同了,如果还抱着过去陈旧的思维方式,落后的是非观念,那被淘汰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综上所述,关于养老金高低的问题,不但现在存在,今后也会长期存在,妄想拉高补低的想法肯定是不现实的,养老金高的人有高的价值,养老金低的人有低的原因,还是放平心态,理性对待这才是正确的思维方式,个人的想法永远是想法,现实不会因为我们的想法而改变。


发布人:16d6****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