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72岁老人感慨:到了晚年,最害怕的并不是子女不孝顺!
2020-10-14 23:48  浏览:1006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人生苦短,爱恨随意。


文/涵美一

十一长假,李阿姨与儿子大吵了一架。

起因是她在外出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她站起来查看了一下身体,发现既没有什么明显的伤痕,也没有任何不适,便闭口不提这件事情。

直到两天后,腰突然隐隐作痛,她去村里的诊所买药贴被儿子发现,她才嗫嚅着说了几句。

儿子担心李阿姨的身体,强烈建议她去县城的医院检查一下,可李阿姨说什么都不愿意去,她不仅信誓旦旦的表示“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不会有任何问题”,而且还责备儿子是变相的“诅咒”她。

无奈,母子两个人都是倔脾气,谁也说服不了谁,一直僵持不下。

李阿姨的儿媳见状,轻声安慰她:去看看吧,就做一个检查,花不了多少钱!年纪大了,疏忽不得!尤其是身体,不管有事没事,咱们至少图个安心。

儿子听后连连附和,不经李阿姨同意,轻轻推着她就往门口走,母子俩再次争执了一番,最终,李阿姨还是不情不愿地跟着儿子去了医院。

索性,全面检查下来,她的身体并没有什么问题,腰部只是轻微地扭了一下,仅仅需要多加注意和休息。

李阿姨的儿子嘴有些“碎”,喜欢得理不饶人,从检查完回家就一直反复对她唠叨:“以后不要再像这样,有什么不舒服咱们就第一时间去医院看一看,既不费时间也不费钱,省得大家都悬着一颗心,寝食难安。”

对于儿子来来回回的“指责”,李阿姨一直默默的听着,她不是不想应答,而是有自己的“想法”。

和儿子同住的这几年,因为她的身体,本就不富裕的儿子已经花了不少钱,再加上儿子长年累月的干活落下了腰疾,她不想再给儿子添麻烦。


李阿姨今年72岁,有一儿一女,女儿远嫁,儿子和她住在同一个村。

虽说她和儿子家也就是村南、村北的距离,但担心农忙的时候会顾不上她,再加上她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自从四年前老伴儿去世,儿子就把她接到了自己家。

最初,李阿姨也曾多次拒绝过儿子的好意,一辈子要强的她,不想寄人篱下。但,拗不过儿子的反复劝说,思来想去,她终究是“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其实,她也不是不愿意和儿子住在一起,而是担心自己给他和儿媳添乱。

儿子是建筑工,田里活儿不多的时候,他通常都会到邻近的几个村子揽工,儿媳平日里既要时不时的下地劳作,还要照顾年幼的孙子、孙女。

虽说李阿姨在年轻时和儿媳的关系处得也可以,两个人也没有过发生任何的不快,但一想到以儿子、儿媳的生活状况和年纪,照顾她基本上属于“心有余而力不足”,她总觉得自己是给儿子一家徒添压力。

也正因为此,平时,她常常力所能及地想要给儿子、儿媳帮忙,从做饭到下地劳动,通常她都会揽着去做一些。

只不过,每当她刚“开了一个头儿”,就会被儿子和儿媳严厉的制止:妈,就您那身体,别乱动了,还是好好休息吧!您只要身体好比什么都强!

虽然他们都是为自己着想,但李阿姨心里总不是滋味儿。平时还比较好说,一旦遇到自己生病、身体不适,她总觉得自己是儿子的拖累。


就好比前年农忙时节,因为嚷着要到田里帮忙,她无意间从沟坎边滑倒,继而导致小腿骨折,整整卧床了两个多月。

这期间,儿子和儿媳除了要到田里干活,还要照顾她的吃喝拉撒,再加上儿子的两个孩子忙工作、没能回家,他和儿媳又要兼顾到小孙子、孙女,两个人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

虽说一直到身体康复、可以下地走路,儿子他们既没抱怨,也没有说过她的一句不是,但李阿姨心里还是很过意不去。

一是,她本想趁着秋收帮一下儿子,未成想,忙没帮成,自己却卧床不起、徒添压力;二来为了给她看病,儿子花了不少的钱,尽管费用报销了一些,但她知道,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越是这样想,李阿姨就越是自责、愧疚,她也因此总想着做些什么去弥补、分担,但碍于她年事已高,儿子不是命令她“呆在家里好好休息”,就是告诉她“把身体养好就是帮了最大的忙”。

在儿子家的这些年,她除了吃饭、散步、和同龄人聊天,似乎从来都是“无所事事”,甚至是偶尔想要帮儿媳洗碗,也会被断然拒绝。

有时,想到儿子、儿媳的所做所为,以及他们的身体状况,李阿姨在感动之余也会有一些压力。

以至于,她时常会潸然泪下的感慨:“以前,总想着养儿防老,担心老了儿子不孝顺自己怎么办,可真到了这一步,才明白,人到了晚年,最害怕的并不是子女不孝顺,而是成为他们的负担!因为害怕自己身体不好,会让子女费心又费钱,也担心子女照顾自己,身体会吃不消。”


其实,人到了晚年,最大的希望就是:自己身体健康、子女贴心孝顺。

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为人父母最朴实的愿景。

毕竟,父母养育子女长大,子女也应陪父母变老。

只不过,大多时候,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尤其是在对待父母养老的问题上,作为子女,的确也会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

这其中,一方面有经济的问题,一方面是身体的原因。

很多人到了晚年,子女也已经不再年轻,是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他们不仅要背负着沉重的家庭压力,而且身体也不再似年轻时硬朗,这个时候照顾年迈、身体又不好的父母,对他们来说,需要耗费很大一部分精力、财力。

对于条件好的家庭来说,老人的晚年尚且有一些保障,而那些条件不好的家庭,老人的晚年生活既取决于他自身的情况,也要看子女的“良心”。

大多时候,一个能安度晚年的老人,往往都有一定的“资本”,他们或许不是很有钱,但通常都懂得照顾自己、体恤子女,尽最大努力不去给子女的生活增添压力。

就像李阿姨这样,因为知道自己帮不了儿子任何忙,便安心养好自己的身体。


其实,生活中,像李阿姨这样的老人也不在少数。

没有了老伴儿的陪伴,自己又没有很多养老钱傍身,独自居住孤苦伶仃,和子女住在一起,又始终心有顾虑,以至于到了晚年,他们最先想到的问题往往不是自己,而是会不会给子女添麻烦,尤其是身体不适、或者生病的时候,有很多老人,因为担心会给子女增加负担,要么选择默不作声的硬撑,要么自己一声不响的解决。

这种出发点本无可厚非,只是,对子女而言,比起父母们善意的隐瞒,他们更希望父母们身体康健。

很多人都说,人老了,一定要多给自己攒一些养老钱,比依靠子女更靠谱,也是自己晚年幸福的根本。

尽管很多人都知道这个道理,但能攒下足够养老钱的老人少之又少,大部分老人,在晚年终究是离不开子女的帮助。

在我看来,不管有钱没钱,对于任何老人来说,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比什么都重要,即便晚年需要子女照料,也不会有太多的磕绊。

因为只有老人自己身体好,子女才能过得好,同时,老人懂得体恤子女,子女也知道孝顺老人,如此,一个大家庭才能过得幸福、开心。



发布人:2ac4****    IP:106.39.19.***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