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宝奶奶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在大多数家庭中,父母的晚年生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女,比如说子女是否愿意给予经济支撑,子女是否肯花时间给予陪伴等等,毫无疑问地这些因素都会对老人们的晚年生活产生影响。
而除了这些子女们比较容易想到的因素外,老人的晚年生活是否有尊严,则是被部分子女们所忽视的,于是为父母们提供“圈养型养老”的“假孝顺”,逐渐成了流行。
“我爸和我一块住是享福!”儿子自以为在尽孝,老父亲却有苦难言
王大伯前年从农村搬到了城里儿子家,临走时,王大伯的儿子略带炫耀地对邻居说:“我爸和我一块住,可真是享福了!城里的生活条件好,想要吃点啥去趟超市就行了!而且城里很干净,不像在农村天天弄得灰头土脸的!”
王大伯的儿子大声地炫耀,自己在给老父亲养老尽孝,全然不顾农村邻居的鄙夷。王大伯也以为自己的晚年,会在儿子家过得高枕无忧,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城里的日子没劲透了!”
白天的时候,儿子儿媳都去上班了,就连小孙子都去了幼儿园,大多数时候家里只有王大伯一个人,有时看看电视,有时半躺在沙发上迷瞪一会儿,王大伯独处的时候开始有点怀念起,在农村和老伙伴们唠嗑的日子了。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王大伯以为自己终于可以让儿子领自己出去逛逛了,可是儿子却让王大伯在家看家,看着儿子一家三口出去玩了,王大伯心里满是失落,于是王大伯犹犹豫豫地提出了想要回农村生活:“我在城里还挺憋闷的!”
可是没想到王大伯的儿子却说:“你回了农村是打我的脸!乡亲们都看着呢!再说了,你在我这有吃有喝的,你就别提那么多高要求了!”儿子的话让王大伯心里很不舒服,尤其是那句“我管你吃喝”,更是让老人生出了一些“寄人篱下”的感觉。
老人在家享福其实是“假孝顺”,比啃老还可悲,年轻子女沾沾自喜
1)没有朋友,老人很孤独
老人们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如年轻人,子女们把老人接过来与自己同住,这势必意味着老人要换一个生活环境,而对于适应能力差的老人来说,这就意味着他们抛下了自己原本的朋友圈,没有朋友的圈养型养老让老人们倍感孤独。
2)忙着带娃,老人很辛苦
有的子女把老人接来同住,虽说是方便给老人养老,但是当老人到来后,就要承担着带娃的重任,即便是周末老人也没有休息的功夫,那么这种指望着老人帮忙带娃,但是却美其名曰是为了给老人养老的圈养型养老,这着实让老人很辛苦。
3)没有乐趣,老人很失落
子女们希望老人可以乖乖地待在家里,最好不要有任何过于“新奇”的想法,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老人的安全,同时也减轻了子女们的看管负担。
子女们希望老人“懂事”一点,不要给自己添麻烦的圈养型养老,让老人的晚年生活没了乐趣也没了尊严,这难免会让老人觉得无聊而失落。
老人的晚年生活,也要讲究幸福指数,子女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一、尊重老人是否愿意同住的意愿
不管老人是否愿意与子女同住,子女们更加应该听听老人的看法,毕竟只有顺了老人的心意,他们的生活才会顺畅许多,子女们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老人,这不就像是小时候父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一样费力不讨好吗?
二、重视老人晚年生活的尊严感
在晚年生活中,不管老人本身有多独立,他们还是会对子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依赖,这时候,如果子女们有所迟疑或者是懈怠,这无疑会让老人感到寒心,子女们在照顾老人晚年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老人的自尊心,不要吝啬于给予老人爱的回应。
三、重视子女陪伴对老人生活产生的影响
不管老人是否需要子女的经济支持,子女们都应该在金钱之外,给予父母更多温暖的陪伴,其乐融融的氛围才是老人晚年生活的保障,子女们需要明白的是,再昂贵的礼品也不如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心地吃顿晚饭。
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需要子女们用心去守护,圈养型养老虽然让老人吃穿无忧,但是却并非会让老人生活得快乐,由此看来这也不过是子女假孝顺的一种而已。
讨论话题:大家对于圈养型养老的假孝顺,有哪些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大家分享您的观点和看法
(文中配图全部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