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日19时30分许,楚雄市公安局东城派出所接到市局110指挥中心指令:桃园巷139号附近有一名流浪人员需要帮助。当天值班民警李欣赶到现场核实,流浪老人周天任,71岁,楚雄市鹿城镇人,大约40年前因家庭矛盾离家出走,期间到过丽江华坪县和四川攀枝花等省内外各地打工,在养鸡场打工维持生计。
三年前,周老因年事已高,雇主不让他继续干活,无耐返回楚雄,才发现举目无亲,无家可归,遂在楚雄市城区靠捡拾垃圾流浪至今。经过几十年的漂泊,加之常年在外,未及时办理二代证,户口已被注销,身上仅留有一本显示其生于1949年的老户口本,其当年的户口在鹿城施工队,如今这个单位早已不复存在。
经向北浦社区工作人员详细了解,周老已在桃园巷139号楼道内借宿半年以上,平时白天靠捡拾垃圾维持生活,夜间就在楼梯底下露宿,社区曾经帮助其找过家属和原单位,但均未找到。
当晚,民警多方查找后电话联系上周老的儿子,但其儿子表示因自幼与生父分离,生父并未对其进行过抚养,且自己常年在外工作无法照顾生父。楚雄秋夜的气温已经非常寒冷,不忍老人在寒夜里继续流落街头。经过多方联系协调,李欣当晚就将周老送到了鹿城敬老院居住,暂时解决了老人居无定所的现状。
期间,李欣利用休息时间多次到养老院探望周老,考虑到老人没有户口生活不便,且无法享受社保、低保等各种社会福利,后期的养老问题也无法解决。李欣便开始着手周老补落户口事宜,利用繁忙工作的间歇,到原户籍派出所调取户籍档案资料,走访调查关系人、见证人,人像采集比对,核实老人的身份信息......
在补录户口的手续办理过程中,周老反映其还有两个兄弟,但不能提供联系方式和具体地址,经走访查找,民警找到他的哥哥已常年瘫痪在床,弟弟年事已高且收入微薄,也无力照顾哥哥。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终于帮老人收集、制作好了补落户口的所需的全部材料,并送到楚雄市便民服务中心户籍窗口进行受理。
11月24日,补落户口事项通过了审批,李欣赶到敬老院把周老接到了便民服务大厅拍身份证照片。在照相室,李欣为老人梳理布满风霜的白发,整理衣角,帮他拍下了人生第一张二代身份证照片。12月18日,打听到身份证已到便民中心,李欣不想老人再多等一天,取了身份证及时送到周老手上。
接过身份证和户口本,老人眼里含着泪花,冬日的暖阳照在了他的身上,也照进了他的心田。
“多亏了派出所民警的帮助,落实了户口,了却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还让哥哥住进养老院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周老的弟弟万分感激,握着民警李欣手说。
【来源:云南长安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