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银花
今天是大年初三,孩子的压岁钱你替他保管了吗?
过年,除了吃喝玩乐,对孩子们来说,最开心的要数拿到压岁钱了。
现在大家条件都好了,孩子收到压岁钱的数目并不少,几千甚至上万的不在少数。
可在如何使用压岁钱这个问题上,小朋友们和家长的想法可不一样。
“我想用我的压岁钱买一个像我妈妈一样的手机。”
“我想用我的压岁钱买一套盲盒。”
“我想用压岁钱买好多好多好吃的。”
虽然是给孩子的压岁钱,但不管是上世纪80年代,还是21世纪的今天,对大多数家庭来说,“压岁钱给妈,帮你存着”的这件事好像从未改变。
8岁以前的小朋友,因对钱没什么清晰概念,妈妈收着就收着了,无所谓。
可对大点儿的孩子来说,他们可能会据理力争,“妈,这是我的压岁钱,我不要给你。”
而妈妈通常会向孩子抛出灵魂的拷问:
01.你要钱干什么?
“平时你想要买什么,吃的穿的用的学习的,你说哪个没答应你?你要压岁钱做什么?”
虽然孩子的吃穿用度,家长都会替孩子准备好,理论上讲孩子啥也不缺。
但孩子成长的标志之一,便是自主做一些事。在一定程度上,孩子能自主花钱,更是一项重要的精神需求。
其实早点儿让孩子认识金钱,拥有正确的金钱观念,孩子才能用好钱。
所以要让孩子脑子里有这样的概念:
你收到的压岁钱,是长辈们对你新一年的祝愿,也是爱的一种表达方式。
工作是最正当的赚钱方法,不劳而获是错误的,也是不正当的赚钱途径。只要孩子脑子里有这样的概念,他会更容易明白赚钱的现实性和合理性。
02.你的压岁钱可不是小数目啊,你觉得你能管了吗?
家长最大的担心,就是孩子手中有钱,容易养成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
我朋友家的孩子今年念3年级,过年收到了好几千的压岁钱。朋友一直主张孩子自己理财,压岁钱一直让孩子自己管。
一部分压岁钱存到了孩子自己账户的银行卡里,还留下了将近1000元现金,作为孩子的零花钱。
可是孩子上学没两个月,钱包里的钱就没了。
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孩子带着很多不同的小伙伴,到超市买东西,都是她儿子负责买单的,甚至还给几个跟自己玩得好的孩子发了现金。
她问儿子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孩子告诉她:“想要更多的朋友,只要自己请客,小伙伴们就会对自己更好。”
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对钱尚没有清晰的概念,家长没有经过引导,就直接放权过多,这样也是不可取的。
所以不是要剥夺孩子自主花钱,而是要引导孩子花好手中的钱。
03.你收到的压岁钱,妈妈也是要付出去的呀
我小时候,跟现在的孩子一样,感觉压岁钱应该给我,而不是要给我妈“保管”。
但现在我有孩子了,才知道无论孩子收到了多少压岁钱,基本都是要还回多少的,有时候还要往里添点儿。
生活各方面都需要用钱,如果把压岁钱给孩子保管,跟自己给她钱是一样的。
今年我家孩子在收到压岁钱后,跟我说要自己保管钱,我把现实的情况也跟她说了。
最后我们达成了一致意见:除了爸爸妈妈给她的压岁钱,其他人给的钱,妈妈都是需要还回去的。
所以她能完全支配的,也只有我和她爸爸给的压岁钱。
这个过程中,也能让孩子知道人情礼节,有来有往才是礼。
04.压岁钱到底该谁说了算
当然,面对妈妈的灵魂拷问,虽然孩子们已无力反驳,感觉是有理有据,但是还是心不甘情不愿,难道冠名给自己的压岁钱,只是走个过场吗?
不管是人情还是法律,都支持压岁钱的所有权是归孩子的,但是所有权归孩子,不代表父母完全放手。
毕竟,如果想要孩子拥有成熟的财富观念,是需要在现实生活中一点一滴学习的,所以利用压岁钱培养孩子的财富观,是非常适合的时机。
那么,压岁钱该怎么花?
陈铭曾在节目中,有个关于压岁钱如何使用的观点:和孩子定下一个曲度比例。
每年压岁钱放在妈妈那里保管,妈妈划出一定比例,孩子享有完全使用权,剩下的部分妈妈在那里享有否决权。定下来,持续到18岁,18岁以上你就要好好考虑每年给妈妈多少钱,帮妈妈未来养老也好,赡养也好,这就是你的义务了,代代传承下去。
这个办法我是非常赞同的,但是对孩子的压岁钱,我一直采取的是把压岁钱分三份:
第一份,用于消费
这个孩子可以自己做主,只要是在预算之内的,想买啥就买啥,把一定的金钱支配权给孩子,要知道一个从来没有享受过金钱自主权的人,在面对金钱时跟更容易迷失。
今天我把孩子的移动支付账号都开通了,账户里放了600元,我跟她说超过50元要报备一下,这是她这个学期的零花钱,可以买自己想要的一切东西。
第二份,存款+理财
理财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应急,一是体会钱生钱。
去年我家孩子的5000元压岁钱买了基金,赚了1600多,孩子尝到了甜头,今年主动要求把钱放进了她的基金账户里。
第三份,孝心+爱心
这部分主要是让孩子给家人和朋友准备礼物用的,还有就是做好事用的。
让孩子知道,钱只是工具,我们是金钱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孩子只要拥有这样的体验,他就会知足而幸福。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联系删除)
利用压岁钱,使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培养孩子科学的理财能力,让孩子成为一个能干的,健全的真正优秀的人,这是我们每一位父母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高级育儿师,二孩妈妈,关注女性成长,母婴健康和0-10岁孩子的养育和教育,获取更多育儿资讯,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