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为什么有老人养老金能到5000?哪些因素影响养老金的待遇水平?
2021-08-14 16:58  浏览:137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前言


今天一个粉丝留言,说他一个月养老金5000元,引来不少人嫉妒,为啥他养老金那么高呢?


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影响因素有许多,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很多人都在关心你,究竟有哪些因素是占主导地位的?对养老金有着绝对的影响力。


因素一:社保的缴费年限


缴费时间的长短对于社保来说还是有比较重要的决定性的,毕竟必须缴满15年是一个硬性规定,没有满这个年限的话,之前不管交多少社保,都不能领取养老福利。而且也早就有规定写出过,缴费的时间越长,最终领取的养老福利也就会越多,所以参加工作后第一件事就应该是要求单位缴纳社保。




因素二:社保缴纳的平均缴费指数


相当于就是缴纳社保时档次分级的数值。比如,张小姐的社保缴费范围是上一年社平工资的60%,那么张小姐今年的社保缴费指数就是0.6。这个指数在退休的时候是会使用的。而平均指数顾名思义就是历年缴费的一个平均值,比如某地区15年是社平60%和16年变为100%,那么这两年的平均缴费指数算下来就是0.8了。平均缴费指数是整个计算式中最为复杂的一项数据了。




因素三:各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


上一年度社平的数据可以决定这一年度退休金的基数。目的就是在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福利前提下,让退休群体的待遇水平可以跟得上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国内从2019年的5月就已经开始要求统计各地区内全口径的就业人员工资水平情况,以平均值来核定出社保基数的上限和下限。其实在很久以前,国内大部分地区都用的是一些事业单位人员的社平工资数据,这一数据会比全口径的统计数据高出差不多20%~30%。这样一来,老百姓要缴纳的额度也就比较高了,虽然最后发出的养老金待遇也会更高些。但是,很多人觉得这样的缴费额度让现在的生活也很有负担。修改缴费基数口径虽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也算是一种比较缓和的过渡性方案了,这个方案可以确保已经办理了退休的人的待遇水平,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质量。




因素四:养老金的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个人账户的余额(办理好退休手续时的数额)÷确定计发的月数(按缴费年龄来算)。每个月职工单位所缴纳的社保费用,都会提出标准基数的8%来记入到个人账户中。这一数字在2005年以前是11%,而05年之后国内改良了退休工资的计算模式,这样一来对于广大退休人员来说是更为公平的。而且个人账户在05年国家开始进行社保以前,账户余额的利率和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没有任何区别,低到可以忽略不计。05年以后,改革出现了,由各省市的社保部门来自行确定个人账户的利率数字。到了2016年,这个确定利率的权利又被国家收回,并统一了利率数额。16年的利率有8.30%,17年的利率有7.11%,18年的利率有8.28%,19年的利率有7.60%。这样一来就比银行的普通存款利率要高出许多,甚至比一些理财产品都要高,这样把钱存在社保个人账户中就非常的划算了。




当然,个人账户里的金额只是记账而已,并不是真的有钱在里面,只是一种模式而已。而且社保个人账户中的余额是可以在缴费人去世后继承的。


因素五:办理退休手续时的年龄


退休的年龄直接关系着发放退休工资的计发月有多少。计发月的数字有统一的国家表格,从05年开始就再也没有过任何变动。年满40周岁的月数为233个月,年满50岁的月数为195个月,年满60岁的月数为139个月,年满70岁的月数为56个月。从这组数据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来,如果是同一个人的个人账户,余额也是相等的情况下,一个人退休的年龄越大,则每个月领到手的退休工资也就越多。




因素六:国家推动养老金的增长


每一年国家都会根据工资平均水平和国内物价浮动等的具体情况来适时的调整退休工资基数。从最早700多元的退休工资,现在一路涨到了2700多元。这说明咱们国家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一直都在增长,因为经济如果越发达,退休工资的水平也就会越高。


总结:


影响退休工资高低的因素是有很多,社保制度一定是站在全局角度来考虑的,是各个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因素有些可控制有些不可控,但都最终都会对退休工资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平时的社保缴费过程中要稍微注意一下。


发布人:a83c****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