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居民养老面临着诸多的难题,现阶段农村老龄化人口不断增多,农村老人的基本养老生活却难以得到保障,许多农村老人只能够依靠子女的供养来保持基本生活,而部分农村老人为了能够减轻子女的负担,即使70、80岁高龄依旧要下地劳作来满足其基本生活的需要,虽然有一定的基础养老金为农村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但由于养老金过低,让许多农村老人依旧要自食其力!
其实对于农村老人而言,他们最为羡慕的就是城市老人能够拥有稳定的退休金,有了稳定的退休金其基本生活就能够得到保障,所以在网络上很多人都在讨论是否为农村居民发放一定的退休金,加强对农村居民养老问题的保障,在2020年5月就有专家提出推动农民退休制度,按时按额为达到退休年龄的农村居民发放退休金,这一类建议也引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不过是否为农村居民发放退休金,国家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不过随着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调整,国家正在为农村老人提供更有的养老保障,并逐步上调了基础养老金和养老缴费档次,以此让农村老人能够获得更多的养老金!而在养老改革中,农村居民还需要注意三大问题!
1、农村养老金领取额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对于农村居民而言,能够领取到多少养老金是他们最为关心的问题,那么农村养老金的领取额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其实随着农村养老制度改革之后,农村居民养老金主要受到三大因素的影响:养老金的缴费额度、国家基础养老金、国家对养老保险缴费补贴额度、养老金缴费时长;目前国家正在逐步上调农村基础养老金和养老缴费档次以及国家补贴额度,并明确提出农村养老金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所以农村居民在缴纳养老保险过程中一定注意这一点问题!
2、农村养老金还会上涨吗?
农村养老金是否还会上涨也是农民朋友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目前城市养老保险已经实现十六连涨,那么农村养老金是否还会上涨呢?答案是肯定的,随着农村养老改革工作的开展,国家也在逐步提高农村基础养老金,同时随着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物价的上涨,原有的基础养老金已经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所以上涨也成为必然!
3、以地养老如何实现?
现在随着农村养老改革工作的开展,农村地区的养老形式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居家养老、养老院养老等多种形式的养老也逐步开始出现,同时国家也在不断完善农村养老基础设施,让农村老人享受到更方便、更舒适的老年生活。而在新型养老模式中,以地养老受到了许农村老人的追捧,那么以地养老又如何实现呢?目前以地养老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退出土地,依靠退地补贴进行养老;一种则是土地流转,依靠土地流转金进行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