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什么养儿防老,我不信这一套。我决定了就是要做丁克一族,不养孩子能省下一大笔钱,老了以后靠这笔钱住养老院去!”“你怎么想的这么简单?无儿无女的,你以为有钱后半辈子就不用发愁了吗?
再有钱有势,到了养老院也是被鄙视、欺负的份!年纪大了还不是任人揉搓,我在养老院这么多年,里面的鄙视链我可是门儿清。”
护工揭露养老院的潜规则:有钱有势的不如有儿有女;丁克族在最后
堂哥是一个坚定的丁克族,多次和家人谈论未来不生孩子的问题未果。这次过节,一家子又聚在一起,常年在外地养老院工作的姑姑这次也休假回家了。听到堂哥的言论,她说出了上面一番话,堂哥对此当然还是很不服气。我却对姑姑的这一番话感到十分好奇,向姑姑再次追问到这个问题。
姑姑听到后也向我们仔细说了说:“这是肯定的,别看只是养老院,鄙视链也是非常明确的。有好几个儿女还经常来探望老人的看不起孩子不常来探望的,多个儿女的看不起一个孩子的,一个孩子的又看不起孩子从来不出现的。而无儿无女的就会被上面所有人都看不起,所以啊,丁克族以后到了养老院那就是最底层的。”
养老院里钱已经不是最重要的
其实老人们能住到同一个养老院里,就说明大家是处于同一个经济水平的,而且年纪大的老人们对物欲已经没有那么高的需求。不同层次的养老院收费标准也不同,在同一个养老院的老人也就是说大家都交了差不多的钱。在外面挣了多少钱、有多大的权势,进了养老院也都没多大用处了。
住在养老院的老人其实都是图个方便、能有人照顾,大家更看重的除了自己的健康就是儿女的问题。今天谁家孩子来探望了,明天谁家儿女带了什么好吃的,都是让老人们感兴趣的话题。老人们到了这个岁数,担心的也就剩了孩子们。而一辈子无儿无女的丁克一族们,自然和大多数老人的观念是不同的。
养老院也是个小社会,老人们之间也会相互形成一些小团体,大家总会有亲疏远近之分。曾经的再辉煌,老了孓孓一人。丁克老人和其他老人们也很难有共同语言,和那些把孩子挂在嘴边的老人们聊不到一块。久而久之,自然会被疏远。加上无人来探望,老人难免会感到孤独寂寞,精神状态也会随之变差。
养老院护工的态度取决于儿女的态度
一般来说,选择住进养老院的老人都是自理能力已经受到影响的人了。无法继续独立生活,在家又无人照顾才会住到养老院去。在这里,护工们的数量毕竟有限,那么多老人需要照顾,难免会照顾不周。
更何况养老院本身也需要盈利来维持运营,许多护工也是为了挣高工资才来做这份工作。面对各种问题的老人们,毕竟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护工们的耐心也有限。到底能不能好好伺候老人还是要看遇到的护工人品如何,护工对老人的用心程度直接影响到老人的生活质量。
毕竟不是做慈善,护工们的良心一方面从钱多钱少而来,更重要的就是老人孩子们的态度了。儿女重视父母,经常来看望老人。知道关心老人的日常生活,这对护工来说也是一种震慑。他们知道这些老人背后是有人撑腰的,自然也不敢怠慢他们,起码日常还是会好好照顾。
但是相反,无儿无女的丁克老人独自一人在养老院里。就算偶尔会有亲戚来看望,那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不会真的多么上心。这样一来,如果遇上没有职业道德的护工,他们在养老院的处境就会变得非常艰难。护工也知道,他们背后没人撑腰。就算不好好对待这些老人,他们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护工的钱也挣到手了,可怎么对待这些老人,还是凭人家的心情。虽说养老院的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但是老人被虐待的新闻依旧时有发生。年老多病又无人依靠的丁克老人们,被同龄的老人疏远排挤、被养老院的护工欺负的可能性,会比有儿有女的老人们大很多。
总结:
当然,归根结底是否选择丁克这还是依照个人的意愿,我们无法说哪种选择就是完全正确或完全错误的。但是,中国人讲究的“养儿防老”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年轻时,身强力壮,怎么样都好说。年纪大了,自然不能和壮年时相比。说的再多,还是希望每种选择都能有一个好的结果,也希望每位老人都能得到妥善的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