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养老问题是一件无法避免的事情,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永远保持年轻。
到了晚年,当子女都有了家庭,老伴又离开自己后,身边没有人照顾,难免会感到孤独与不爱。有的人会找个伴侣搭伙过日子,可是想要遇到合适的人一起生活,并不容易。
有的人,她们不会考虑太多,只要彼此相互愿意搭伙就行,对伴侣的要求不高。但有的女人,她们如果没有遇到真心喜欢的,不会随便尝试。
于阿姨就是这样的女人,她独身8年多的时间,50岁的时候,她觉得一个人生活也挺好的。但是过了55岁之后,身体开始发生变化,她已经长出了不少白头发,一到换季的时候,膝盖就会感到不舒服。
她才开始觉得似乎得找个老伴了,于阿姨尝试过相亲的方式,但是见过几个对象,她都不满意,后来于阿姨就放弃了。
她有一个发小,以前感情非常好。她老伴生病去世的时候,当时她很需要人照顾与陪伴,于阿姨以前经历过和她一样的事情,所以感同身受,她也愿意给发小最及时的关心。
在发小的提议下,她们还决定一起抱团养老。当时于阿姨没有犹豫,她觉得找个老伴这件事挺不靠谱的,如果找错了日子同样不好过。不如与自己最熟悉的朋友过日子,大家相处在一起也可以过得很开心。
02
就这样,于阿姨便搬过去和发小一起住。老家的方子很大,还有一个院子。
于阿姨买了好多的菜籽,很久没有做过农活的她,和发小慢慢地弄了起来,她们还另外搭了一个小棚子,专门种百香果和青枣,每年丰收的时候,心情都特别愉快。
一起抱团养老的第一年,充满着新鲜感,所以相处起来是非常的快乐。但后来因为发生一些事情,弄得两个人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
于阿姨有一家店面,本来是给她女儿开蛋糕店的,但是她只做了两年就不做了,因为她结婚后没有太多的时间处理事业上的事情。于阿姨就把店面租了出去,每个月还可以有不少收入。
不过,发小的儿媳打听到店面是于阿姨的,地段不错,她刚好想要开一家奶茶店。当时发小就帮忙牵线,说把店面租给她儿媳,于阿姨很信任她,只是口头上说每个月多少租金。
如果是租给不认识的人,租金会比给发小儿媳给的贵一倍。
前面半年发小有给租金,但是,后来就没有再给过了。因为店面的地段很好,发小儿媳开的奶茶店生意非常火爆,收入一定是不错的。但是,她不给租金,时间久了,于阿姨感觉心里很不舒服。
她以为是发小的儿媳没有给还是怎么了,有一次就主动问了她,结果发小就很不高兴地说:“不就是2万块的租金,你有必要一直催吗?我又不是不给你钱。”
两个因为这件事情,关系弄得非常不好,虽然住在一起,但是大多数时间都不讲话了。
于阿姨的孙子已经可以上学了,她女儿就想着继续工作。所以就让于阿姨把店面要回来,每次跟发小拿租金都会吵架,于阿姨也觉得很为难,如今她女儿要重新开店,刚好就可以把店铺收回来。
但是于阿姨和发小开口的时候,发小和她儿媳就开始耍赖了,说她们已经给了多少租金,可租多少年,不能把店铺拿回去等等。
03
她们说的那些事情都是谎话,但是于阿姨百口莫辩,她们之前也没有签订合同,只是口头上答应而已。
发小和她的儿媳说谎了,也没有证据,不过,她们十分霸道,就是不肯把店铺还给于阿姨。最后,实在是没办法,于阿姨只能找律师处理。
于阿姨在女儿的帮助下,顺利要回了自己的店铺。可是,她和发小也成为了仇人。
以前于阿姨以为,和自己最熟悉的发小一起抱团养老,彼此不仅可以在生活上相互照顾,两家人遇到问题的时候,大家也可以尽一份力,感情就会越来越深。
但没想到,在一起生活4年后,彼此之间的情分也彻底散了。以前她们几乎是形影不离的,可弄到最后,就算两个不小心在路上碰见,不仅没有打招呼,发小看于阿姨的眼神,还带着一种恨意。
于阿姨会对以前的一个邻居说:“千万不要和发小抱团养老,如果时间能重来,我绝对不会那么做,我宁可一人过,这样姐妹之间也不至于成为仇人了。”
找个和自己熟悉的一起养老其实没有错,不过,我们都是不完美的人,只要和人相处都会产生摩擦。于阿姨很信任发小,所以当她把店面租给发小的儿媳的时候,没有签下合同,是不对的。
不管彼此的感情再好,碰到原则上的事情一定要说清楚,该写的收据和合同,一样都不能少。这样做并不是太不讲情分,而是一种自我保护,而且对两个人都好。
如果你打算和好朋友抱团养老,一定要先有心理准备。它就像是经营一段婚姻,彼此的性格不同,时间久了总归会有摩擦,姐妹之间的感情也很有可能就散了。
人生在世,很多事情都是无法预料的,就看自己怎么选择。但不论如何,都希望所有老人,可以过上幸福的晚年,身边有知心人陪伴,生活才能多一份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