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老龄化”现象加剧,是不争的事实。为了缓解我国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国家全面开放了二胎。不过似乎并不是很奏效,80后、90后、00后以及10后人口,明显是在递减的。再过十几年,等到80后这一代人老去,未来具有劳动力的群体人数会越来越少,而老人会越来越多,到时候光是养老都是一件大事。为什么开放了二胎之后,新生人口并没有增多呢?
当今社会的生存压力太大了,年轻人都觉得过得非常辛苦,别说是养一大家子人,哪怕只是照顾自己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所以,从2014年开始,我国的结婚率一直在下降。到2019年,结婚的人甚至首次低于1000万对。年轻人不想结婚,也不想生孩子,那养老的压力自然都只能压在国家身上。
据专业人士预测,截止到2025年,我国超过65岁的人口数量可能会突破2亿。老年人数量增多,意味着养老金的供给需要更多,现在国家的养老金都是由年轻人供给,一旦年轻人数量与领取养老金的老人数量比例出现不协调,那老人们的养老金可能也会缩水。
目前退休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子女赡养,二是养老金,三是工作时留下的存款。数据显示,超过65岁的老人,其中有40%以上的人需要依靠家里人的帮助。所以,年轻人不但要照顾到子女教育成长,同时也要为父母赡养考虑。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没有兄弟姐妹来分担这个压力,年轻人还是比较难的。
为此,国家专门出台相应政策,给90后独生子女提供补贴,只要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书》,并且年龄在60岁以上,就可以得到一笔补助。不过,这笔补助并不是统一的,各个地方的规定都不太一样。比如武汉符合条件的家庭,一次性可以领3500元,如果家里有两位退休老人,则可以领取7000元。所以,符合条件的独生子女,可以拿着红本子领取这笔钱,减少身上的担子,最高可领7000元。
有人说,7000元其实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前面临的困境是,卸下年轻人身上的负担,这样的帮助其实用处不大。现在的年轻人,哪怕是手中有积蓄,一般也不会选择生二胎,因为生孩子对生活的影响太大了,不仅需要照顾到孩子的情绪,更有可能会让自己的生活质量直线下降。有些人不仅不敢生二胎,甚至连婚都不敢结,结婚率连年下降就是证明。
以前,人们信奉“养儿防老”“儿孙满堂”,那样的生活才能被称之为幸福。现在的年轻人对幸福的定义完全不一样了,起码需要在经济方面不会出现困境。所以,新生人口越来越少,可能会变成以后的趋势。而新生人口和老龄化人口出现反比例增长的话,到时候我国的养老金储蓄可能会受到挑战。
当然,现在这种趋势还不太明显,哪怕是今年遇到了特殊事件,我国的养老金发放整体还是上调了5%,连续十几年,一直都是这个节奏。不论养老金储蓄是否真的会受到挑战,国家对老人的关心却是实实在在看在眼里的。可能,将来的年轻人经受了良好教育之后,可以拥有比这一代人更好的未来,也不用担心养老、结婚方面的事情。所以,现在国家既然补贴了一笔钱,帮助90后独生子女减轻压力,符合条件的人还是要记得去领。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本文由新业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