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以及生育这五大险项,它主要就是为人们在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暂时失去劳动岗位的情况下,提供一定的基本生活保障或补偿。所以对于参加工作的人们来说,社保还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二条和第一百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可以加收滞纳金。然而在法律面前,为什么还是有很多用人单位不给职工缴纳社保呢?我总结了以下4点原因:
第一,为员工缴纳社保,缴费压力大
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给员工缴纳社保,主要是因为他们所承担的缴费比例大,费用高,尤其是一些中小型企业,经济收入并不稳定,如果为所有员工缴纳社保的话,缴费压力会非常大,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用工成本,所以,很多中小企业为了缓解自身的经营压力,不给员工缴纳社保。
第二,员工工资低,不想缴纳社保
缴纳社保就意味着自己到手的工资会降低,这对于工资本就不高的员工来说,会产生非常抵触的心理,每月从自己的工资中固定支出一部分钱来缴纳社保,那么自己的日常开销就会更加紧张,再加上企业对于给员工缴纳社保的态度并不是非常坚决,于是也就选择不缴纳社保了。
第三,抱有侥幸心理,想钻法律空子
很多用人单位认为缴纳社保,不仅会增用工成本,而且员工的流动性比较大,很多人没干几个月就走了,这种情况下为员工缴纳社保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反而有些得不偿失。因此,即便知道不缴纳社保是违法行为,还是会有很多的企业会抱着侥幸心理钻法律空子,逃避社保缴费。
第四,欠缺监管,对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太轻
就目前而言,国家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监察部门对每一家用人单位是否为员工缴纳社保的行为进行审查和监督,而且我国大大小小的企业单位数不胜数,监管起来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多数情况下,劳动保障部门只有在接到员工投诉后,才会对用人单位进行审查和惩治,然而对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比较轻,再加上大部分员工的法律意识薄弱,几乎很少有人使用法律维权,使得很多企业宁愿选择赔偿,也不愿给员工缴纳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