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去读一下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另外还有美国作家阿图葛文德博士的《最好的告别》。这两本书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中国老人”和“老人”的需求。
中国老人普遍不愿意入住养老院,我大概分为内外两方面的原因
外因:
1.我们国家2020年每1000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40张,而且其中包含了相当一部分的日照床位。2.养老机构的费用问题,据我观察无论城市经济水平如何,一个老人在养老机构的月费是要高于当地平均人均收入的,比如深圳一位自理老人最基本的月费也要在6000左右,如需护理只会更高。3.部分养老机构服务不规范,从业人员素质低,社会上常有养老院的负面新闻,让大家普遍谈养老院色变。4.中国还处于“保姆的人口红利期”随着城镇化进行和农业机械化普及,释放出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没有一技之长的大叔大妈来到城市大多从事低端服务业,其中相当数量流向了保姆家政市场,使更多的居家养老得以实现。
内因:
1.传统文化,漫长农耕时代大家族聚居形成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老一辈人大都是在这种文化环境中长大的,所以这个观念难以改变,入住养老院和孝道捆绑在一起。
2.老人心理,老人害怕孤独,死亡焦虑相比其他年龄段人都要高,发生意外的几率较高,所以更加依赖家人,不愿意离开熟悉的环境。
3.家庭内部意见不统一,子女对抚养父母有不同的打算,老人往往需要综合考虑,最权宜之计就是不做任何改变,继续居家养老。
其实还有很多因素,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希望能有效地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