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别让“忧老”成为公众病
2021-06-01 07:45  浏览:58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图|宋晨


与一中年朋友聊到养老的话题,朋友说:“我现在有点忧老。”我问:“你才五十来岁,离一个‘老’字还远得很。再说,每个人都会老,这有什么可忧的?你忧了,衰老就不再到来吗?”朋友说: “老了找人照料难啊!”


朋友年过八旬的父亲患有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总是担心有人投毒、杀他、偷他东西,不分白天、晚上地吵闹。其母亲与父亲年纪相仿,独自照料力不从心。朋友想请个保姆,联系了七八所家政公司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就算在家政公司顺利找到了保姆,这保姆费也让人头疼。在这座城市,保姆的月薪得3000多元,还要包吃包住、过年过节表示点意思。而朋友的月工资拿到手的不过6000元,加上年终发的奖金,一年的收入不会超过9万。他的父母是农民,每月只有100多元的基本养老金,在城市的生活费一直都是他补贴。


朋友的困境其实也是当下相当一部分中年人的忧心:他们有房有车,吃喝玩乐一 般都能遂意,但高龄父母病了谁来照料、自己老了如何生活,却是个没有得到圆满解决的问题。请保姆难上加难。靠子女吗? 子女的时间、精力、金钱同样不够支配。求助养老机构吧,现在的养老院一个月花费三四千元是常事,就这样还一床难求。




《门外汉》孙德民/作


想起八十年代的一句宣传语: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如今养老这事,还真的需要劳烦日常事务本来已很忙的政府了。比如动员机关单位开放食堂,以成本价向附近的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比如出资购买钟点劳动,为无子女或子女在外地工作的老年人提供基本的家政服务;比如设立带有福利性质的公立养老院,以特惠的价格接收需要有人服侍的老年人;比如免掉民办养老院的税费,然后,对其收费实施指导价......我相信,只要政府的工作做得足够到位,居民养老的难题一定可以能得到缓解,公众的“忧老”之心也会得到及时的疏导。


老年人是从年轻人变过来的,他们也曾为国家的发展付出过巨大的心血,造就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基础。如今,他们衰老了,行动不便了,有各种疾病了,社会理应伸出援手,这既是一种人性的温度,更是一种对他们曾经的奉献的铭记。




《老人与手机》宋晨/作


政府部门替年轻人、中年人管好“后勤”,年轻人、中年人便能将更多的心血花在工作上,我们的社会自然也就有更大、更长久的脚劲走向美好的明天。


世界上很少有单纯的付出,许多时候,一个社会的付出与收获恰恰是事物的两面。


编辑|岳秋童|实习生|周瑾雯


编审|肖承森


本文来源:讽刺与幽默报


发布人:62de****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