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到有人抱怨:这个社会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状况,但是大家想过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现象?难道一个人就是天生的有钱吗?
没有人是命中注定的有钱人,也没有人是天生的穷人,归根结底还是人与人之间不同思维方式决定的。富人有自己的财富观,穷人也有自己的财富观,不同的观念才是决定性因素。
今天我就谈谈,作为一名普通人如何构建正确的财富思维。
1、资产的分类
恐怕很多人活了一辈子都没想过资产有不同的类型,也许知道,但是从来没有深入的思考过这个问题。这个被大众忽略的问题却是有钱人最关注的,几乎每个有钱人都会把资产分类,当然靠运气发财的人除外。
在有钱人眼中资产被分为三大类,分别是:生钱资产、耗钱资产、其他资产。
下面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三类资产的定义。
1、生钱资产:能够持续不断的给你带来现金净流入的资产;2、耗钱资产:会持续不断把现金从你的钱包里拿走的资产;3、其他资产:既不会带来现金流入,也不会造成现金流出。
可以看出这三类资产最大的区别就是现金流,以现金流的正负来评判一件东西到底属于什么类型,只是有现金流出和流入还不行,最关键的是“持续性”。
只有能够持续不断给你赚钱的东西才是生钱资产,持续不断消耗你钱的东西就是耗钱资产,并不是一次性的赚钱或者花钱。至于其他资产是最好理解的,比如我们买的一件衣服,一个包包,都是一次性消费品,不会造成后续的现金流入,也不会造成现金流出。
这就是有钱人看待事物的基本标准,看起来很简单,但在生活中却很重要。
2、区分资产
《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是我的启蒙书籍,里面有句话说:大多数人,奋斗一辈子只为购买负债,导致他们永远不能翻身。
这样的情况在中国是最常见的,想想我们自己,还有身边的人。参加工作以后就忙着赚钱结婚、买房,贷款买房还要每个月还房贷,自己的房贷还清以后又要给儿女买房,一辈子都在还债。这是多数普通中国人一生的缩影,不停地还债,当债务还完了自己也老了,手里根本没有养老用的资金。
十个中国人就有七个“房奴”,另外三个有一个富人,两个买不起房。所以很多人会信誓旦旦地说:
我最值钱的资产就是房子!
这种提前消费购买的房子,叫它资产还不如称其为“负债”,一个不断带走你金钱的资产,耗钱资产就是负债!
同样是房子,在有些人眼中就是一辈子的负债,然而在有些人眼中却是实实在在的资产。
假设一个人100万买了套房子,贷款60万,20年还清,抛开利息不算每个月还贷2500元,加上物业费、维护费等费用一个月支出3000元。但是他把房子以3500元每月租出去,每月能获得500元的收入,这时候房子就是生钱资产。不管后期房子是涨到120万,还是跌到60万,每个月的租金收入都不会变化。
但如果每月租金是2500元,就需要额外支付500元,是时候房子就是耗钱资产,每个月消耗你的现金。
通过现金的流入流出,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是生钱资产,什么是耗钱资产。但是我们还应该知道生钱资产与耗钱资产也会转化的,一件事物在不同时间可以是生钱资产,也可以是耗钱资产。
3、学会运用财富思维
通过资产的配置,我们也能让生活得以改变。
老生常谈,我们还用房子作案例。假设你贷款买了一套房子,准备5年后结婚,那么在这期间能否把房子租出去抵消每个月的房贷呢?每月还款5000元,即便房租4000元无法覆盖所有费用也会减轻你的压力,还款5000元与1000元的感受一定是有区别的。
当然这只是一种思维方式,因为很少有人这么做,我要传达的是学会利用这种思维去考虑问题,从而达到改善生活的目的。
没有人不希望财务自由,只有财务自由我们才能有更多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财务自由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个不断拥有生钱资产,减少耗钱资产和其他资产的过程。
有钱人之所以会越来越有钱,就只因为他们能准确识别资产的类型,然后不断地买入或创造生钱资产,这样他们就会越来越有钱。而普通人因为无法识别资产的类型,把耗钱资产和其他资产当成宝贝,买入大量的耗钱资产不断消耗自己的财富,不仅无法财务自由,还会越来越穷。
认识资产的类型是迈向财务自由的第一步,学会把这种观念运用在生活中,用这种思维方式考虑问题,那么每个人都是有机会实现财务自由的。事后大家可以做个测试,看看身边有多少人能区分资产的类型,我想这个比例不会很高,而你这时已经走在了他们前面。
我是老牛,一名价值投资者,长期分享个人观点与投资知识,在财务自由的路上与你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