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联合教育部、民政部等20个部门日前印发《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
明确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保障、文体服务保障等9个方面、22大类、80个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支出责任以及牵头负责部门,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和人民享有相应权利的依据。
今天,泰古就和大家一起聊聊“老有所养”相关的服务内容。
养老助老服务 :
老年人健康管理
服务对象:65 岁及以上老年人。
服务内容:每年为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提供1次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等服务;每人每年提供1次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服务标准: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及相应技术方案执行。
支出责任: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支出责任。
牵头负责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
老年人福利补贴
服务对象:符合条件的老年人。
服务内容: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提供能力综合评估,做好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与健康状况评估的衔接。为经济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补贴。为经认定生活不能自理的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 护理补贴。为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
服务标准:具体认定评估办法及补贴标准由各地人民政府明确。
支出责任:地方人民政府负责。
牵头负责单位:民政部。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民政部规划财务司司长冯亚平对以上内容补充介绍: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一老一小问题,一老一小其实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最大的民生问题。《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在儿童关爱服务、老年人福利补贴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介绍一下老年人福利补贴方面的内容,老人福利补贴主要包括:
一是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能力综合评估。
二是为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补贴;为经认定生活不能自理的经济困难老年人提供护理补贴;为80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具体认定评估办法和补贴标准由地方人民政府制定。
在实践中,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做了有益探索,逐步提高了补贴标准和扩大覆盖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有3000多万老年人享受了福利补贴,护理补贴和高龄津贴,有效缓解了部分老年人实际生活困难。
下一步,我们将联合有关部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制定并发布老年人能力评估国家标准,统一开展老年人能力评估,评估结果作为领取老年人福利补贴、享受基本养老服务的依据。
二是完善老年人福利补贴制度。
三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老年人福利补贴提标扩面,不断增加制度的含金量。
四是不断推进工作的精准化、规范化、便捷化,争取在今年年底前所有地区都开通亲友代办和线下办理,解决因智能化技术应用给老年人申领补贴带来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