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了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要求,也意味延迟退休不再只存在于计划中,而是向实施方向开始加速。根据《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显示,支持延迟退休年龄的比例从2016年的63%已经增加到2020年的79%,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支持延迟退休呢?我认为主要和4个原因有关,确实很现实:
第一,想提高养老金每个月的领取水平
养老金相比工资水平来说是比较低,目前养老金替代率还在65%左右,一些退休人员不得不在办理退休后,继续打工。如果说能够延迟退休,那么在养老金领取总额除以计发月数后,每个月养老金就能拿到更多,并且如果能再工作几年,就能让公司帮自己再多交几年社保,因为养老金是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缴纳时间延长,养老金水平就能提高更多。
第二,想在原单位继续多工作几年
退休后再就业,等于要重新去面试找工作,受年龄的限制,一些工作对于这部分老人来说,连投递简历,面试的资格都没有。就算勉强找到工作,还要重新再适应工作环境,并且,还不一定能保证企业会继续给你交保险。但在实行延迟退休后,就能在原单位继续工作,在熟悉的环境,有熟悉的同事,工作内容也是自己非常熟练地,省去了重新找工作的各种麻烦。
第三,担心养老金的发放
虽然养老金已经连续上调了16年,但是仍有多个问题让大家非常担忧养老金是不是能继续上调和发放。首先,今年这场全球性的黑天鹅事件发生后,全国封城,很多企业在此期间倒下,失业人数增加,国家为了扶持中小微企业,预计到年底将减免1.6万亿元的社保费,养老金收支方面,以目前现有的数据,截止9月份,养老金收入为2.1万亿,支出为2.8万亿,已经出现支大于收,虽然目前我国全面复工复产,但是并没有能保证这是最后一次黑天鹅事件。那么以后是不是还要继续为企业减免社保费,也是未知数。
其次,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指出,预计未来5-10年,中国会有8万亿~10万亿元的养老金缺口。原因主要在于老龄人口持续上涨,高龄老人越来越多,意味着这些老人在领取完自己存储的养老金外,还需要国家补贴很多年。另外,新生人口数量每年在递减,现在的养老金主要靠年轻人交的保险费负担,年轻人减少,以后退休的老人是否能继续领取养老金确实让现在参保的人很担忧。害怕真的会像预测中,到了2035年,养老金账户枯竭,80后将领不到养老金的问题。所以,延迟退休后,大家能多交几年社保费,养老金账户压力能小一些,等到自己退休时,也有钱继续支付。
第四,害怕脱离社会
很多人老人在退休后,日子过得非常无聊,子女们都在外打工,孙子孙女们在学校上学,自己每天在家无所事事,像脱离社会一样,特别不喜欢,不少人都盼着能多工作几年,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感到身心会更加充实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