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也能拿到退休金,每个人3000,这样的政策对于农民来说,是天大的喜事。如果实施的话,也就不愁养老了,相信大多数的农民都会赞成。
对于农村人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养老,老了以后没办法种地,失去了经济收入,就要靠子女来养活。如今,物价上涨,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养老的负担就会压在子女的肩上。
农村老人到了晚年,生活得比较艰辛,最主要的问题是没有退休金,即使有一点养老补贴,60岁的老人一个月不到一百块,根本就不够生活,这也是城乡居民的差距。
一些农民就指望着养儿防老,但也有个别家庭,子女并没有那么孝顺,儿女虽多,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养老,我们村里就发生过这样的事。
村里有一户人家,男人在30多岁就因为癌症去世了,女人拉扯着5个孩子,一个女儿四个儿子,平时过得很艰难。那个时候很多人劝她改嫁或重新找一个男女,可女人没这样做,她宁愿自己辛苦一点把孩子拉扯大,到了自己老的时候,孩子孝顺自己才有一个依靠。
多年以后,孩子总算拉扯大了,都已各自成家,女儿嫁了出去,儿子也都找了老婆。如今,女人已经成了70多岁的老太婆,年龄大了也就失去了收入,只能靠子女来养老,可几个儿子的做法却让人心寒。
刚开始的时候,老人是轮流在儿子家住,由于一些家庭琐事,兄弟们经常为了养老的事发生争吵,最后老人实在受不了,就单独过日子,可四个儿子也不出生活费,只是女儿偶尔过来看一下自己的老母亲,顺便给点生活费。
因为老人有儿有女,不符合进养老院的要求,平时只能靠一百多块养老钱和低保生活,日子过得也是紧巴巴,这么点钱连最基本的生活都不够。
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养老成了最大的问题。如果退休制度实行一刀切,每个人都发3000元,基本可以解决养老问题。但是实施起来有很大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退休金全部统一发3000元,看似很好,实则不公平
大家都知道,在工作的时候交了养老保险,到了退休的时候就能领养老金。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大家领的退休金有多有少,并不是一样的标准。能领多少退休金,取决于当时缴费的年限和比例,也就是缴的越多,退休的时候领的就多。
如果每个人都发3000元的退休金,被平均下来以后,特别是城市通休工资高的人肯定不干。试想一下,一个人不交养老保险,一个月能领3000元退休工资,而有的一个月交8600元的养老保险,交了15年,到了退休以后也只有3000元,这样下去也就乱了套,根本不公平。
第二,没有那么钱来发退休金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社会问题,根据相关的统计,今年我国老年人口达到了2.48亿人,预计到了2025年,六十岁的人口将超过3亿人。而这些老年人口中,有大部分是农村人口,这些人并没有领取退休金。
若是退休金全部按3000元发放,将会带来很大的压力,以老年人口的数据来看,一个月大约就要花费700亿元,以目前的经济实力,根本就没有那么钱来发放退休金,显然就不太现实。
第三,每人3000元的退休金实施,影响缴纳社保的积极性
为了体现公平的原则,社保一直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选择合适的档次进行缴费。到了退休以后,领到的养老金也不一样,这也就体现了公平的原则。
假如每人按3000元的退休金进行发放,养老保险缴得多与少就没有意义,影响大家缴纳社保的积极性,没人缴费,发退休金的钱从哪里来呢?长时间这样下去,社保基金肯定不够用,总有一天会山穷水尽,这与社保的初衷背道而驰。
总之,退休金全部按3000发放,这样的想法很好,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会面临很多的问题,要实现并不可能。之前,就有专家在两会上提议,建立农民退休制度,也让农民享受退休待遇受到了大家的关注,大家也对这个提议比较支持,但还在研究当中,并没有实施。
其实,每个人3000元不切实际,如果真的让农民享受退休待遇,一个月有600块钱,他们也会觉得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