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养老,在很多老一辈人的眼里,总能想到这样一个温馨的画面:儿孙后辈在上班学习之余,笑盈盈地和自己待在一起,大家看着电视,聊着最近的趣闻轶事,一家人其乐融融,和睦共处。
可以说,老人们的盼望,就是千百年来我们国家对“养老”的标准定义。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观念的变迁,这种传统的养老观念,正不断地面临时代的洗涤和社会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养老方式,也在不断刷新着大家关于养老的认知,比如由基层组织发起的社区养老,老人们自发形成的“搭伙”养老,以及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的养老院等。而要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就是“捆绑式养老”了。
随着上班族和家庭的重合度越来越高,夫妻同时上班的情况几乎成为了所有家庭的常态。在这种背景下,“捆绑式养老”也悄然兴起,并越来越成为养老模式的主流。
什么是捆绑式养老呢?其实简单易懂。捆绑销售大家都听说过,商家在日常销售中,有意将人气较高的商品与另一些商品捆绑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快速走货的目的。而捆绑式养老也是一个原理,就是年轻人承诺为父母养老,同时也要求父母为自己照看孩子打理家务。
“捆绑式养老”正在兴起,养的一方心安理得,被养的一方无奈承担!
面对捆绑式养老,很多年轻网友都心安理得地表示,年轻人压力大,老人帮衬一下,也是应该的。也有一些中老年网友表态,自己本来就很喜欢孙子孙女,帮忙照顾一下,还能拉近和儿女的关系,也挺好的。对此,网友芳芳的母亲,则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女儿芳芳结婚不久就生下了一个小女孩,而此时的芳芳,尚未熟稔妈妈这个身份应该如何去扮演,因此,她特意把自己找来,帮忙料理家事,照看孙女。为了打消自己的顾虑,芳芳还特意说过:“妈,您既然退休了,以后就帮我们照看这个家吧,看看孩子,弄弄家务,以后我们也为您养老,这样可以吗?”
看着女儿因操劳而略显疲态的面孔,又想到自己当年抚养孩子时的艰辛,想到这样的辛苦也会落到自己女儿的肩上,芳芳的母亲答应了女儿的请求。就这样,母亲和女儿女婿生活在了一起。
一开始,家里的氛围还是比较融洽的。女儿女婿待自己特别敬重,而且在分担花销的问题上,毫不避让。但是时间一长,问题来了。
随着婚后生活逐渐走上正轨,女儿女婿也全都回到了工作岗位。平时很少有时间在家不说,最近一段时间,甚至连补贴家用,似乎都抛到脑后了。这几个月来,一直是自己用退休金在养活孙女。
芳芳的母亲是一个品行善良又敏感的人,老人家退休后本来是想要周游全国,做一个女徐霞客的。但面对女儿的请求,她还是放弃了这个年轻时就一直心心念念的梦想,原打算帮女儿渡一下眼前的难关,结果不承想,变成了女儿的“免费保姆”。
可怜的老人,经常在劳累一天后躺在床上空想:小时候为了父母的期待而活,年轻时为了丈夫和家庭奔波,而现在,又为了女儿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我这一生呀,啥时候能为自己活一次!每个人都有权利过想要的生活,有权去追逐属于自己的梦。
所以,身为老人,面对自己不愿接受的“捆绑式养老”,应该如何应对呢?
1、和儿女坦率沟通,传达自己的心意
很多理智的老年人都知道,所谓的“养儿防老”早已是过去式,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所以,在面对“捆绑”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和儿女坦诚相见,让亲情两端的人真切地了解对方的想法,是互相体谅的重要前提。
2、即使答应了,也要想清楚自己为的是什么
大多数老年人都是优秀的父母,所以很多时候,看到儿女有困难,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这个时候,老年朋友们就一定要提前想清楚,自己所做的一切,为的是什么,意味着什么,它的代价是什么。
总结:
捆绑式养老的困局在于:儿女一方认为自己将要尽到养老义务,因而心安理得;但被“捆绑”的一方,老年父母往往会在疼爱子女和活出自我的双重想法中纠结,心酸,无奈。
要打破这样的困局,一方面需要子女发自真心地为父母着想,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另一方面则需要老年父母们的理智应对,勉力而行不如量力而为,毕竟,亲情的维系并不是以消磨自我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