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提高,我国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大大增加,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养老金不够发的情况,想要缓解这一现状,延迟退休势在必行,今年起,延迟退休也正式提上日程,相关部门也都在加快研究具体实施方案。
3月12日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不会一刀切,而是会每年延迟几个月,或者每几个月延迟一个月退休,不会出现一下就晚退休好几年的情况,有效安抚了人们的情绪,避免激化社会矛盾。同时延迟退休也会继续保持不同群体、不同性别退休年龄的差异,更好地保证人们的养老权益,而后会循序渐进,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实施,逐渐把人们的退休年龄往后推。
虽然延迟退休的建议自提出受到很多人的反对,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延迟退休的这4个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大家一定要清楚:
第一,养老金总体待遇水平会更高
我国的养老金制度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人们缴费越多,缴费年限越长,最终获得的基础养老金就越多。延迟退休延长了人们的工作时间,为此人们依旧要按时缴纳社保,而缴费金额和缴费年限也在同步累计,等到正式退休后,到手的养老金待遇自然也会增加不少。
第二,个人养老金额度更大
通过“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的公式可以得知,计发月数与个人账户养老金成反比,计发月数越少,每月到手的钱就越多。其中,计发月数会随着你退休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比如50岁退休,计发月数就是195个月,60岁退休,计发月数就是139个月。所以,延迟退休年龄,最终每月到手的养老金额度会更高一些,退休老人未来的生活品质也将更有保障。
第三,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
所有退休老人的养老金,都是由年轻人的社保缴费来支付的,延迟退休不仅减少了领取养老金的人,同时还保留了一部分人继续参保缴费,既缓解了养老金支付压力,又能很好地确保养老基金账户充裕,保证每一位退休老人都能足额领取到养老金,维持基本生活。
第四,减少劳动资源浪费
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女职工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男职工60周岁,相较于其他国家,我们的退休年龄是比较早的。按照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来看,很多人在办理完退休手续后,还是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如果早早歇在家里,很容易造成劳动力的浪费。而延迟退休能更加充分地将这些劳动资源利用起来,为社会、为国家多做一些贡献,更好地提升个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