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伴随着第7次人口普查结束,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呈现出来,那就是人口老龄化。据了解,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了2.6亿多,还有1.9亿65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人口数量将会继续上升,我国也将进入非常严重的老龄化时代。在年轻人口不断减少,现在的人口又出生不足,老年人口却在逐年上涨,势必会造成很严重的养老压力。按照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9年时,在养老方面的总支出达到了49,228亿元,领取这笔资金的人数高达12310万人,平均每人可以领取的养老费用为3330元。
不过,这些数据主要是由机关工作单位以及企业职工,其中并没有包括居民养老。由于受到各地经济水平的影响,每个人缴纳的养老基数在不同,领取到的养老费用也是参差不齐的。其中有一些人每个月只能领取1000~2000元的养老费,不足以应对日常的开销,为了帮助人们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国家在每年都会上调养老费用。
再次提升养老费用
大家都知道,2020年突发的一场意外,让很多人因此而停止工作,许多企业也不得不停产停工,国家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好在我国上下同心,在短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使得国内经济稳步恢复。虽然疫情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被养老费用方面依然出现了上涨,涨幅达到了5%左右。还没有进入2021年之前,就有不少人纷纷猜测2021年会不会继续上涨。
在今年4月份,相关部门便对外发布继续上调养老费,上调幅度达到了4.5%,实现了连续17次上涨。在之前的工作报告中便明确指出,要不断提升退休工作人员的基本养老费用,这政策公布之后便有多地率先行动,制定具体的调整细节。
其中,率先展开行动的江苏省,将最基本的养老费用每个月上调了7元,从原来的163元调整到170元;而山东省也是继续上调养老费,从原来的每个月180元,上调到了每个月190元。
相关部门规定的上调幅度,只是取了一个平均值,在实际调整的过程中,对一些特殊群体会有特殊的倾斜,从以往的情况来看,有三类人将会面临大幅度上升,比4.5%的统一标准要高一些。
调整基数超过4.5%的群体
第一,为了帮助一些特殊群体,在调整养老费用的时候,那些缴费基数特别大,缴存时间比较长的人,他们符合养老保险的参保原则,在退休之后领取到的养老费用自然是比较高的,这也是为了充分彰显养老费用的公平性,鼓励大家可以积极得多缴、长缴。
第二,还有一些老年人曾经在年轻的时候支援边远地区,一直过得十分辛苦,他们在那些地区建设过程中付出了大好年华,做出过巨大贡献,在那种艰难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身体疾病问题,这些老年人享受到的养老福利将会更高;第三,针对一些年龄比较大的高龄老年人进行大幅度调整,随着年龄不断增长,这些老年人已经没有办法通过劳动赚钱,身体机能也在不断下降,他们唯一的经济来源便是养老费,对这些高龄老年人进行适当的休息和照顾。
养老领域的2大好消息
首先,在过去养老政策不断发生调整的情况下,不仅实现了省级统筹,改变了由县级发放的局面,有效规避了发放不及时发放金额不足等问题。在完成了省级统筹之后,退休人员可以在同一时间足额地领取养老费。
其次,对于一些专业人士提出建议,要针对农村人提供相应的补贴,对于那些年龄已经超过60岁以上的农民发放高额补贴,从原来每个月100多元上升到200元以上,若是这一政策落实的话,将会极大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
总结:
在过去国家一直都在不断调控养老政策,目的是帮助老年人获得更有保障的物质生活,在特殊意外并没有完全消失的情况下,国家对养老方面的政策依然不断调整,继续保持养老费用上调,从多方面保障老年人的权益。相信随着养老政策不断发生改善,将会有更加完善的个人养老政策出现,伴随着养老体系不断完善,推行更多的福利,退休老年人的生活将会得到更多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