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南通讯 (陆建国) 6月22日,情暖崇川“崇川康民保”项目启动仪式暨崇川智慧养老服务产品发布会在南通大饭店举行。这两款优质项目的落地,对提升辖区群众,尤其是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南通市委常委、崇川区委书记刘浩表示,群众的生活质量,群众的幸福感,是高质量发展的检验器,是政府工作的指向灯。两款优质产品落地民生领域,这是利民惠民的一件大事、喜事。既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要,也是建设平安幸福城的具体举措。
崇川区副区长周卫平介绍,“崇川康民保”项目启动,崇川智慧养老服务产品发布,是崇川区委定方向、出思路,政府给政策、提举措,民政、财政、人社等部门凝心聚力、通力合作,历时4个月的成果。为崇川居民量身定制的“康民保”,凡在崇川居住、工作的大市参保对象均可购买,而且保障范围更广、报销比例更高;为老年群众提供智能设备,有针对性地发现、处置老人发生意外风险的隐患,使得养老服务更智慧、保障更全面。今天发布的手环、定位器、可燃气体监测器等产品,仅仅是崇川智慧养老服务的一个开始,未来还将依托崇川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养老领域提供更多功能适老、品类丰富、性能稳定的智能终端产品和高效的数据服务,助力破解老人“数字鸿沟”,全力打造养老领域“崇川品质”,让老年群体有更多获得感、安全感和认同感。
刘浩表示,服务民生要在服务供给上做“加法”。要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持续推出更多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服务项目,不断丰富民生保障的形式与内容。要在办事环节上做“减法”。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省心。要突出公益导向,让老百姓少“掏腰包”。第三方机构要按照“政府指导、市场运作、保本微利、便民利民”的原则,在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服务工作。要在科技赋能上做“乘法”。充分释放“科技+民生”乘数效应,是发展的必选题。在老龄化进程加速、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加的新形势下,更多智慧产品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要引进更多的适老化智能产品,让老年人享有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此外,还要发挥好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在民生工作上的关键作用,借助高技术手段,依托网格化服务管理,让城市更智慧、更温暖。要在为民解忧上做“除法”。群众冷暖是检验工作的风向标,要坚决祛除服务堵点,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要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高度重视老年人的需求特点与使用习惯,提升服务的适老性和实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