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各个省份退休老人的养老金迎来上调,之前漏发的1-6月的养老金已于6月底补发到位,并且从7月份开始,全部退休老人就按照上调后的标准领取养老金了。除了养老金上调之外,这3项待遇也提升了,看看你能受益吗?
第一,医保卡返钱金额增加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27条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按照国家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终身医保待遇就包含医保卡返钱的待遇,职工在职时,医保卡个人的账户资金是来自于职工个人缴费,但是退休后职工不再缴纳医疗保险,进入个人账户的资金如何计算呢?大多数省市是跟退休老人本人的基本养老金水平挂钩,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差异还是很大的,有些网友反馈,他们当地是按照养老金的3%返钱,但我所在的山西省是按照养老金的5%拨款。既然拨款的比例是固定不变的,那么随着今年7月份养老金上调,你医保卡账户的钱也会增多,建议老人们最好是核对一下医保卡的账目,防止出现少发钱的情况。
第二,最低工资标准上调
每年的7月份,是各个省市陆续公布社保缴费基数和最低工资标准的窗口期,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标准有两种计算形式,一种是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已签订合同的全职劳动者,另一种是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的兼职人员,就比如湖北省决定于9月1日起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后,全省全日制就业劳动者月最低工资标准按区域划分为四档,依次为2010元、1800元、1650元、1520元;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依次为19.5元、18元、16.5元、15元。现在很多事业单位和国企的合同工,以及城市环卫工人,部分劳动派遣的职工,工资都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发放,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后,低收入群体到手的工资收入将切实增加。此外,最低工资标准也关系到失业保险金的待遇,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后,职工在失业期间领取到的失业保险金将会更多。
第三,公积金缴存基数提高
截止到6月22日,我国已有31个城市发布了2021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方案。其中,30个城市上调了缴存基数的上限;在缴费基数下限方面,大部分城市规定缴存基数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那么随着多省份陆续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也会随之上调。
根据公积金缴存规定,单位及个人的缴存比例可在5%~12%自行选择,个人缴存比例应等于或高于单位缴存比例,由于是按照百分比的方式缴纳公积金,那么随着最低和最高缴存基数上调,个人和单位缴纳的公积金费用也会增多。由于单位和个人缴纳的公积金都进入了职工个人账户,是属于职工的个人资产,所以公积金缴存基数越高,单位和个人缴费越多,对于职工越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