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正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比已经达到了18.7%,这个比例比2010年上升了5.44个百分点。
为了适应老龄化的趋势,应对可能存在的问题,我国采取了“双手抓”的措施,一方面努力解决“少子化”趋势,出台相关教育、住房等政策,希望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各省市也纷纷出台地方政策,比如:四川攀枝花市就出台了生育补贴,而二胎及以上的家庭,每月补贴500元,直到补贴至孩子3岁;而北京则规定,从今年5月31日前生育三胎的家庭,女职工将额外奖励30天的假期,配偶享受陪产假15天。
而另一方面,我国多措并举,努力提高当前老年人的养老福利,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而根据最新版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除了养老金外,符合条件的高龄老人至少能够享受3种补贴。
首先是养老服务补贴
养老服务补贴主要适用的是经济困难的老人,各地区在国家的大框架下自行制定补贴标准和具体范围,主要目的是通过补贴提高困难老人的生活质量。
比如:上海针对当地户籍的老人们针对需求评估标准、实际条件困难程度予以差额补贴,最高补贴额可达960元;北京则针对享受低保待遇、低收入家庭中未享受低保待遇、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且不符合上述两类的老年人,分别发放每月300元,200元,100元的补贴;而河北石家庄市则对于当地特困老人、低保老人、社会孤老、重度失能、高龄老人、计生特殊家庭老人等6类人群分别补贴300元、100元、200元、500元、200元和200元的补贴,覆盖范围较广。
其次是护理补贴
护理补贴主要针对的是生活不能自理的经济困难老人。护理补贴和长期护理险息息相关,当期长期护理险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目前已经有49个城市参与试点,而与此同时,各地区针对失能老人的补贴金额也在相应提高。
比如:福建省对于年满60周岁以上的低保、计生特殊家庭中的完全失能老人每人每月发放护理补贴不低于200元;而广东东莞的失能补贴按照轻度、中度、重度区分发放,每月分别补贴100元、200元、300元,而要是符合残疾标准并取得了残疾人证,相应补贴提高到200元、400元和600元;天津的政策也与东莞类似,根据轻、中、重三个照料等级,每月分别发放200元、400元、600元。
最后是高龄津贴
相比较上述两类补贴,高龄补贴最大的特点是覆盖面广,根据民政部的数据,当前我国31个省份已经全部建立起了高龄津贴制度,主要向80周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发放津贴。
比如:四川德阳将高龄老人划分为80-89周岁、90-99周岁、100周岁以上三个区间,分别补贴不低于25元、100元和260元的补贴;北京的划分标准和德阳一致,因为参考当地的经济水平,补贴较高,分别为每月100元、500元和800元。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我国还非常重视老人们的健康状况,要求各地区每年要为65岁以上的常住老人提供1次健康状况评估服务以及1次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实在是太贴心。
老人们对于这些补贴的设置满意吗?欢迎评论转发
关注欣奇理财师,了解最新社保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