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刘百爷一生未娶,却有200多个人给他养老送终。一切都是因为他做的那些事,也算是他应得的报应。
刘百爷出生在民国年代,他的年龄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了。我们只知道他至少活了90岁,因为98岁的爷爷比他大不了多少。
刘百爷其实不姓刘,他真名叫张大林,年轻时他为了生存逃难到我们村。因为村里人都姓刘,所以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刘大林,到了一定年纪后大家都叫他刘百爷。
“百爷”的字面上的意思是百位孩子的爷爷,其实是大家对他一种尊敬的称呼,他确实受得起“百爷”的称号。
当年逃难的时候,他与自己的家人走散了,在逃跑过程脚也摔伤。虽然后来治好了,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而且每到雨天就开始痛。
刘大爷刚来到村里时还是个小伙子,是一位失去孩子的老人收留了他,并认他做儿子,刘大林就成了我们村的人。
刘大林是个很热心的人,邻居有什么困难他都会帮忙,大家都非常认可他的为人,所以他与大家的关系都不错,没有人把他当外人看。
虽然他在村里有着不错的口碑,村里人也非常努力帮他做媒,但是他那不完整的家和不完整的脚,让他根本无法受到女孩子的青睐。
再加上他当时一贫如洗的家,女孩子虽然很同情他,但是没有一个愿意跟着他,因为她们都觉得跟着他会受苦受难。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大林也就放弃了结婚的念头。在他的养父母过世以后,他们家就剩下他一个人和一条养了十年的狗,但是没过几年狗狗也离开了他。
那个年代粮食比较珍贵,很多家庭的孩子都吃不饱。因为刘大爷只有一个人,所以他的粮食相对充裕一点。
村里的孩子实在吃不饱时,他就把自己的粮食分给孩子们吃。有些家庭孩子实在太多,根本无法顾及,甚至不够地方睡觉。
刘百爷把这些孩子带回自己的家,给他们吃和住的地方,天气寒冷时还会给他们衣服穿,所以很多孩子都喊他“干爸”。
我父亲就曾经受过刘百爷的恩惠。父亲有6个兄弟姐妹,家里实在分不出那么多粮食,所以都是吃一顿饿一顿。
刘百爷看在眼里,他偷偷告诉我父亲,晚上到他家里来一趟。当时父亲还很好奇刘百爷找他干嘛,但是刘百爷为人善良,所以还是按着刘百爷的要求到了他的家。
刚进家门刘百爷就把门关上,然后从锅里拿出两块煮熟的木薯块,递给了我父亲。父亲今天早上吃了一点稀粥后,就没有吃过东西,此时已经饿得有点提不起精神。
看到刘百爷给的木薯块,父亲犹豫了一下,接过木薯块大口的吃了起来,眼泪不经意间流了出来。一边吃一边感谢刘百爷。
刘百爷看见我父亲那么激动,心里也不好过。摸着父亲的脑袋说我们的好日子很快就会到来的,到时候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后来的几年内父亲经常受到刘百爷的恩惠,其实不单单我父亲,村里的几十个孩子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过刘百爷的帮助。
每年寒冬来临,孩子们基本没有鞋子穿。刘百爷手艺很不错,每年快到冬季时都提前给大家准备了草鞋,虽然穿上去也还是冷,但是比起光着脚不知好上多少倍。
小时候我家里很穷,父亲去外面打工,母亲在家带孩子。但是我爷爷奶奶非常偏心,一心对大伯家好,从来没有照顾过我们,为了这个事情父母经常吵架。
刘百爷看在眼里,他经常帮助我们家。特别是在我母亲受到大伯母欺负时,他也会站出来替我母亲说话,所以我们都特别感激他。
我小时候比较贪玩,父母出去忙时都是我来煮饭,但是我经常玩得忘记了时间,我奶奶从来就没有帮忙过,哪怕是提醒一下我也好,但是奶奶经常帮大伯母煮饭。
那时候煮个饭是要一个多小时的,因为家里养了猪,每次煮饭都会放满满的一大锅水,米熟了后再捞一些出来做饭吃,剩下的可以做稀饭吃,其实基本都是喂猪的。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我跟堂哥(大伯母的儿子)玩得太入迷,忘记了煮饭的事情。父母回来后发现没煮饭把我抽了一顿,但是奶奶却帮大伯母家做好了饭。
那一次父母又吵架了,我在旁边非常害怕。刘百爷知道后来劝住了父母的争吵,说你们吵架会让别人更看不起。父母都非常尊重刘百爷,所以才停止了争吵。
后来每天下午快到煮饭时间,刘百爷都会到我家看看,如果看见我还没煮饭,就帮我把饭煮了。有几次我忘记了时间,如果不是刘百爷帮忙,我又要被抽了。
刘百爷有个果园,每年到了收获的季节,刘百爷都会给我们一些水果,可以说小时候是吃着刘百爷的水果长大的。
除了水果外,刘百爷还经常给我们加菜。有时候父母出去忙,我们三姐妹经常到他家蹭饭吃。所以我心里非常感激刘百爷,把他当成了我的亲爷爷看待。
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刘百爷做起了小生意,他每天到集市上补鞋子,虽然收入不是很多,但是对于他来说生活也算富余。
但是他得来的收入基本都用来赞助了村里的建设和补贴了村里贫困人家。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存点款,他说他自己一个人能吃饱就行,要那么多没什么用。
刘百爷就是我们村里的大好人,只要谁家有困难,他都会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伸出援手,但是他从来不求回报。
1995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天刚刚亮刘百爷就冒着雨出门了,因为前一天晚上下了一整晚的大雨,他得去看看种在离江边不远的香蕉树。
前几天他来查看时发现有两棵香蕉树的香蕉差不多可以收获了。因为香蕉地的地势比较低,每次发洪水都会淹没香蕉树,经过水泡的香蕉就会烂掉了,所以他要在洪水淹没前把香蕉收回去。
他来到时洪水已经淹到了香蕉地,所幸水位还不是很高,刘百爷赶紧下去收香蕉。就在他快把香蕉都弄到岸上时,一不小心滑倒了。
刘百爷抱着香蕉还不肯放弃,但是此时水势比较大,一下把他冲到了水流很急的地方,很快就到了江水的中央。刘大爷果断放弃香蕉,拼命往岸边游。
但是水流太急,他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虽然不想放弃,但是很快他就累了,他以为自己会葬送在洪水里了。
不知何时一棵浮在水面上香蕉树出现在他面前,刘百爷赶紧抱住,终于不怕自己会沉下去,但是在水中央,水流那么急他也回不到岸边。
大概过了十分钟,刘百爷开始着急了,因为很快他就会随着水流到了下游的大桥处。这么大的洪水,到了桥底下水流会突然很急,而且还会有漩涡,非常危险。
刘百爷坐在“香蕉船”上,双手不停的划水,他得赶紧回到岸边。很快刘百爷已经能看见不远处的大桥,处境越来越危险。
刘百爷离岸边很近了,但是离桥也只有100米左右,看来是来不及了,但是刘百爷没有放弃。
就在他离桥还有30米时,不知何时岸边倒下一棵大树,大树的根比较发达让树一时还不会被冲走,刘百爷刚好经过那里。
看见大树刘百爷毫不犹豫的放弃香蕉树,爬到了大树的枝干上,然后沿着大树回到了岸边,刘百爷得救了,是刘百爷的好运让他能死里逃生。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或许就是刘百爷做好事得到了回报。
前几年,刘百爷年纪大了,走路不方便,村里很多受过他恩惠的人都想把他接到自己家里照顾,但是都被刘百爷拒绝了,他还是习惯一个人,也不想给大家添麻烦。
前年,刘百爷走不动了,村里的人开始轮流照顾刘百爷。每天都帮他擦干净全身,并用勺子一口一口喂他吃东西,很多人都感慨有子女的也未必照顾得那么到位。
去年,刘百爷安详地走了。他走之前他留下了一句话:虽然自己没有妻子,但是却有很多“儿女”,他这辈子足矣。
刘百爷出殡那天,村里两百多人为他披麻戴孝,场面一度非常“壮观”。他的事迹已经成为我们当地的一段佳话。
行善之人,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赠。做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刘百爷的一生印证了积德行善必有后福的道理,也算是他应得的“报应”。
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不要把它丢掉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