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农村从事农业的老人都没有养老金,仅能领到百元左右的养老补贴,这真的是一个让所有从事农业的农村人所伤感的问题。那没有养老金的农村人怎么生活呢?
一、现在已经老了,没有养老金,怎么生活。
作为农村人,深深知道,真正终生从事农业的人,就是现在还健在的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
这些老人,正是建国以后,为祖国付出最多、奉献最多的一代农民。
在那时,国家解放不久,百废待新,工业薄弱,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农民是国家建设的践行者。
那时粮食亩产低,农民在自己吃不饱的情况下,必须完成国家下达的公粮、余粮任务。当然,粮食也按此时的粮价给了生产队的钱,但这钱不是钱,而是一张张农业税和其它税费的收据。
在那时的农民不但要交税费,还得出各种义务公差,如挑江堤、挑河堤、挑水库、挖渠道、修河、修路、防汛,大跃进时挖铁砂等等等等。
与他们同时代的其他岗位上的人,那个时代也没有买养老保险的制度,退休了照样能领取退休金。
但那个时代付出最多的农民,70多了、80多了,却是无法享受退休金的。
应该说,共和国这批老农民是真正的功勋农民,不应该以他们没买老险保险为借口,使他们无法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因为,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什么养老保险。
但这些老人,没有养老金,更别说退休金。所以他们只有依然劳动在田间地头,过着清贫的、朴素的自食其力的生活。
他们怕的不是老来还要劳动,怕的是老来得病,一旦进医院,各种检查费都付不起。更别说治疗严重疾病了。如果子女无能为力,就只有等死了。
二、即将老了,养老金不充足,怎么生活。
以前的农民是没有保险制度,他们的晚年生活无保障。
对现在刚步入老年和临近老年的50、60年代出生的农民,他们不同于自己的前一辈农民,他们已不局限于农村农业,他们是农民工,他们比上一辈农民幸运,他们半工半农,不用象上一辈农民那样光奉献了,他们工可以领到工资,农可以自主卖钱。而且这个时代已有实行了养老保险制度。
但他们或者因参保年数不够,或者因投保资金有限,到了60岁后,能领到的养老金依然有限。他们的晚年生活,也还要靠自己的勤劳和子女的孝顺。无病、无灾,就是大幸福。
三、将来老了,现在能打好基础,争取好的生活。
以前农村的老人,没有养老金,是历史的原因,所以那时就有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之说。
现在的农村人,赶上了好时代,赶上了好制度,赶上了好政策。农村人可以参加养老保险,而且有多种不同收获的保险。
现在30~50多的农村人,要使自己老了过上无忧的有经济保障的生活,
趁自己年轻,身强力壮,又有各种挣钱途,在目前的家庭开支外,为自己买一份足够养活自己的养老保险。使自己老了之后,能够领取充足的养老金,过上幸福的、有经济保障的、和城里人一样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