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事关养老金多少!你的档案在哪知道吗?
2021-07-05 14:44  浏览:102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毕业很多年了,你的档案在哪呢?


最近和朋友们闲聊,发现他们也从未管过自己的档案,有的甚至压在了自家箱底。


其实,档案很重要,关系到我们的工龄,影响我们的养老金。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详细聊一聊档案的作用。如果你找不到档案了,也别着急,我们文章会有方法告诉你。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 档案丢失,有什么影响?

  • 档案是怎样影响养老金的?

  • 档案找不到了,该怎么找回来?


一、我们的档案,你知道在哪吗?


学生时代,老师们总会警告调皮捣蛋的学生,如果不好好表现,这些记录都会写在档案里,伴随一生。


档案会记录我们个人学习和参加工作后的履历,除就业外,档案也是维护我们个人权益和福利的凭证。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档案,很多毕业多年的朋友,都不知道自己的档案在哪里。


1、毕业多年,档案在哪里?


其实,保存档案的渠道有 3 个:分别是高校、单位、人才服务机构。




如果不清楚自己的档案在哪里,建议分以下两种情况来找:


  • 没处理过档案:毕业后两年内没处理的话在学校,超过两年的话在户籍地人社局(师范类学校在户籍地教育局)。
  • 处理过档案:档案在有人事托管权的单位或当地人才服务机构。


找到档案后,我们要及时存放在人才市场或单位,放在手里或者放错地方,都无法累计工龄等个人权益。


2、找到档案后,怎么存放?


不管是毕业生还是已经工作的人,档案存放操作其实很简单,多数情况不用自己处理。


当毕业生刚签订了劳动合同,需要将档案从学校转走的时候,学校会开出类似下图的报到证,多数情况是由学校邮寄给单位或单位所在地人才服务机构,也可以由个人去操作存放。




对已参加工作的人,建议直接把档案放在当地人才服务机构,这样换工作的时候就不用再处理档案了。


如果档案在自己手上拿了很多年,也可以联系当地的人才市场存放。提醒大家,档案现在都是免费保存的,如果收费,大概率是找错了人才市场。


我们发现,如果在地图软件中输入“人才市场”,商业机构遍地开花,担心各位找错地儿,所以就拿下图深圳市福田区人才服务机构举个例。




其他地区的朋友检索“当地城市名+所在区+人力资源市场”即可。


3、这三类人注意,档案对你们影响很大


知道了在哪里,了解了怎么放,如果真的找不到了,对哪些人有影响呢?


现阶段档案并不会对所有人有影响,我们把受影响的人群分成 3 类,大家可以对号入座:


  • 要继续深造学习的:部分学校需要政审(例如考军校)、出国留学档案审查。
  • 要去国企、事业单位等工作的:考公以及公务员晋升、国企录取、工龄计算、技术类工作评职称,都需要档案。
  • 快退休的:退休前,需要用档案来确定视同缴费年限。


对于民营企业的打工人、自己创业的小老板来说,现阶段并不需要处理自己的档案,但 最起码要知道自己的档案存放在哪里,毕竟谁也不能打包票说这辈子不会去评职称或到国企工作。


对于快退休的人来说,档案是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重要凭证,什么是视同缴费年限呢?视同缴费年限对退休有什么影响呢?


二、视同缴费年限,是怎么影响退休的?


视同缴费年限可以理解为:还没有养老保险制度前,国企或大集体企业的工作年限。


1、92 年工龄 ≠ 视同缴费年限


由于国家养老保险政策是 1992 年实行的,所以不少朋友把视同缴费年限叫做 “92 年工龄” 。


其实 “92 年工龄” 并不是以 92 年为界限一刀切,2000 年后我们的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才实现了全国覆盖,而且 不同行业 开始交养老保险的时间都不同。


所以判断自己或父母是否有视同缴费年限,需要确定当地实行养老保险制度的具体时间,建议拔打 区号+12333 咨询当地社保机构。


我们以北京市开始交养老保险的时间为例:交通行业,1994 年 1 月;煤炭行业,1995 年 1 月。


随着我们国家养老保险制度的日益完善,等到第一批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后入职的人退休,视同缴费年限也就会成为历史。


2、视同缴费年限没有认定,每月会少领钱


虽说视同缴费年限不是每个人都有,但对有这部分年限的朋友,退休前一定要去认定,这样就不会损失养老金。


一旦办理退休,就意味着自动放弃自己的视同缴费年限,是不可以补救的。


我们举个例子来看看,老李的视同缴费年限是 5 年,所有计算养老金的参数都不变。


为了照顾数学不好的同学,我们没有列出复杂的养老金计算公式,直接使用国家社保平台“待遇测算”功能进行自动测算。


如果老李不去认定视同缴费年限,每月会少领 1229 元(4762 — 3533)。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了解下测算过程:






添加了 5 年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结果页面




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计算结果页面


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同,这个网站除了可以算视同缴费年限,还可以估算将来自己退休能领多少钱。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私聊我获取网站地址,上网站自己测算下。


3、退休前,怎么去认定视同缴费年限?


退休的时候,提前 1 - 3 个月,由自己或者是公司递交 “档案” 等材料去社保部门办理“认定手续”。


由于档案是纸质材料,不能采取线上办理的形式,只能前往当地社保局办理,我们以上海为例,需要同时携带以下材料:


  • 个人填报《社会保险业务申报表(特殊业务专用)》
  • 原始档案材料
  • 申请人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


由于每个人所在的地区和职业不同,各地需要的认定材料也就会有差别,具体可以打当地社保电话 区号+12333 先咨询一下。


三、常见问题答疑


我们整理了几个常见的问题与大家分享。


1、档案丢了怎么办?


先尝试着找回来,从学校开始逐级找下去,大多数情况下,档案都在户籍地的人社局可以找到。


如果找不回来的话,建议通过学校帮我们补办,如果学校不同意,就只能通过当地人才市场重新建档,补办过程相当复杂,这里不赘述。


2、干部和工人身份可以变更吗?


可以变更,可通过单位参保账户或者个人到社保局窗口变更身份。


举个例子,像一些女性可能是干部身份,通过变更身份成为女工人,可以提前 5 年退休。


四、写在最后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逛了不少评论区,看到部分网友称档案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现行政策下,档案对于老一辈人、公务员、国企员工等,影响还是举足轻重的。


我们也相信,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无纸化的普及,档案终有一天会成为历史,我们的办社保的流程也会变得又快又简单。


如果今天的分享对你有用,欢迎转发给有需要的亲朋好友。


保险是门复杂的学问,普通人可能稍不留神就踩坑了,这里我以多年的实操经验整理了一份资料,里面包括《社保手册》、《投保指南》《保险方案》、《疾病核保》等知识,资料详尽,关注@深蓝保测评,私信回复“百度”可以免费获取,希望能解决你的保险问题~


#档案#


发布人:29a6****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