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一个人的年龄不断增长,步入老年阶段时,因为身体机能的衰退,加上经济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这些人已经不再适合职场工作。要从从事的工作中人退离,离开工作岗位后,也就意味着没有经济来源。而现在年轻人身上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完全靠子女养老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在近些年来物价不断调整的情况下,人们的经济生活压力逐渐增加,老年群体面临的养老问题越发明显。
由于现在人面对的经济压力日渐增加,再加上很多年轻人结婚欲望不断降低,导致新生儿的出生率逐年下滑,老年群体数量在不断增加,导致整个社会的养老压力都在日益增长。即便是如此,为了给老年人提供安享晚年的机会,每年都会在原来的基础上积极上调养老费用。进入2021年,这笔费用又出现了第17次上涨。4月份已经确定上涨幅度为4.5%。
农民面对的养老问题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职工来说,不断上调养老费用,对这些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确实给予很大的帮助,在退离工作岗位之后,不用担心生活基本需求得不到保障。毕竟连续每年都在不断上涨,养老费用虽然物价不断上涨,通货膨胀一触即发,但在上调了养老费用后,依然能让老年人的生活保障。
当城镇职工退休之后能得到生活方面的保障时,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却很少能享受到这方面的保障。要知道,城乡居民的养老参保人数为5.4亿,而其中有着90%以上的都是农民。与各大城镇退离工作岗位的老年人相比,农村地区的老年人享受到的养老费用是比较低的,大多数地区只有一二百块钱。
即便是养老费用继续上调,但是似乎和农村老年人并没有太大关系,同时又进一步拉大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差距。大家都知道,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方式只有两种,一种是靠着土地养老,另外一种则是依靠家庭养老。
除了上面的这两种养老方式之外,若是想要借助于城乡居民的养老费用保障晚年生活,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不过,身为养老模式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居民的养老费用起到了积极作用,才会有5亿多人参加这一保障。但也有专家指出,日后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或许能够得到大大改善,因为未来有两大养老趋势,让农村老年人得到更多的保障。
通过土地和房产养老
从2021年发布的新规定中不难发现,通过房产养老不再是城里人所独有的特色。之前国家便推行了房地一体化的确权认证,在这种认证背景之下,进一步提升农村房屋的价值。对于农民而言,可以通过房产养老。当然,对于那些坚持种地的农民来说,未来可以获得的补贴将会进一步提升。
简单地说,农民将来主要就是以房产以及土地养老,这两种养老方式将会成为现实,也是对农村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一种养老补充。通过房产与土地获得更多的补贴,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不会因为失去劳动能力而陷入困境。
建立更为完善的城乡居民保障制度
在养老政策建立这么多年时间,除了每年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障进行调整,国家也一直都非常注重城乡居民的养老费用问题。不过,相对于社保来说,农民参加的养老保障只需要一年缴纳几百块钱,在参保费用方面要比社保低很多,这就和城镇职工形成了很大的差距。
因此,即便是农民参加了新农保,对立工作岗位之后,想要获得和城镇居民一样的保障,达到同一水平是不现实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必须要建立更为完善的城乡居民保障制度,在各项制度逐渐完善的情况下,才更有利于农民养老。
总结:
总的来说,农民到晚年时期的生活保障问题已经得到了国家的关注,只是想要实施起来确实非常困难的,毕竟农民群体是非常庞大的。如果想要改善现在的局面,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建立更加完善的城乡居民保障制度,保障农民在退休之后可以领取更高的退休金。与此同时,在实施新制度的情况下,只有农民积极参与进去,才能为晚年时期的生活提供一份保障。到晚年时期,每个月领到手的几百块钱,或许就成为这些老年人唯一的收入来源,虽然不能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但至少可以保证基本的生活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