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理事会在当地时间8月31日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大多数退休美国人赖以生活的社会保障信托基金将于2033年、也就是12年后耗尽资金,比预期提前一年。
由于新冠疫情的大流行和美国经济的衰退,在过去一年多里,美国的“养老金”已经开始动用社会保障信托基金的储备资金,以便向退休人员支付承诺的所有福利。现在,美国每月支付给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超过了该项目从美国员工那里获得的收入。虽然美国去年的社保收入超过成本110亿美元,约合711亿元人民币,但预计今年美国的社保成本将超过收入,也是39年来首次,并将面临“长期资金短缺”,出现的赤字将为650亿美元,约合4200亿元人民币。届时,美国的税收收入只能满足预期福利需求的76%,也就是说美国退休人员的福利将削减24%,对于没有其他收入的人来说是灾难性的,并有可能使更多的美国人陷入贫困。
那么美国人的反应又是怎么样的呢?根据央视9月1日报道,美国保险退休机构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只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他们会在65岁之前退休;56%的人认为,他们在退休后无法在经济上支撑自己的余生;58%的人认为他们退休后每年需要有5.5万美元,约合35.5万元人民币或更多的储蓄才能度日。
那我们国家的养老金又是什么情况呢?根据此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估算,我国养老金累计结余将在2035年耗尽。关于这个话题,我相信大家都听不少了,事实上只是一个假设性问题。
我们说,社会保障长期以来实际上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就是用每天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数量来抵消每天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们数量这个差额。养老金账户好比一个储水池,劳动者缴费就是进水管,退休人员领养老金就像是出水管。现在假设的情况是进水管的进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出水管在不断加粗,那么流入不变,流出增加,这个储水池的水位肯定会不断下降,最后枯竭。因此,我们就要加大这个进水管,让它可以进更多的水。
所以,我们国家在前两年开始,就从多角度发力,减轻养老金的收支压力。比如说,提高企业和职工、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积极性,一方面降低养老险的单位缴费比例、调整个人缴费基数的上下限,另一方面强化多缴多得的理念。再比如说,加强对养老基金的投资管理,提高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的收益率水平,为养老基金带来持续的资产增值。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8月18日发布的《2020年度社保基金年度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额为29226.61亿元,同比增长11.19%,社保基金投资收益为3786.6亿元,投资收益率已经达到15.84%,创下了自2010年以来的最高收益率。还有,我们要完善企业年金制度和商业养老保险等。最后,就是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荐、统筹兼顾地推行延迟退休。
在老龄化日益加剧下,养老问题已经是一个全球性的危机,要解决这一问题,绝非一夕之功。它需要制度的完善,社会的关爱,更需要个体的行动。今年我国养老金已经实现连续17年的上涨,说明虽然我们养老金的出水管在不断变粗,但进水管也在增大,这个储水池的水量依旧可以保持稳定。就算我国养老金有收支压力,我们也不必过度担忧。但有一个词叫:“未雨绸缪”,为了有更美好的退休生活,我们还是要更努力地工作,毕竟国家再合理地调节收入问题,也不是叫大家“躺平”。
美国人认为自己退休后每年生活花费需要35.5万元,那么,你认为在中国的退休生活每年又需要花多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