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延退休转变为工龄退休?一个新的建议获得通过。
随着老龄人口逐年增加,人们已明显感受到老龄化时代的来临,特别是不久前刚刚结束的第7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目前国内老年人口的数量正处在一个庞大的数字之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51亿,而不到10年时间,这个数字就会上升至3亿。相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在90后和00后,参加工作的人越来越少,而年轻人支付的养老费用,根本不足以为这些老年群体提供养老保障。
针对这一问题,有一些专业人士指出,要推迟退休年龄,预计到明年的时候,将实行延迟退休政策,但是,这一政策不会完全实行,而是一个5年的过渡期,也就是说,到2027年时,正式实行。近年来,“延迟退休”问题备受关注,但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实施方案,尽管近期有一些新方案得到支持,但又会产生三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何?
按工作年限计算退休年龄
假如延迟政策真要实施的话,那将会促进一批像教师、公务员等职位变得越来越流行的工作机会。说到底,这些职业是相对稳定的,在做完这些工作后可以一直干到退休为止,这能得到更多的保障。
然而,推迟退休年龄仍然不可避免地遭到了大众的反对。为打消人们对此的不满,有专业人士建议,可以将延迟退休年龄修改为工龄化退休,把工作年限设定为30年,社保缴纳年限为15年以上,如果这两个条件都能满足,那么就可以申请退休,当然也可以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划分。
一项以工龄计算退休年龄的方案出台后,许多人表示支持,认为这种方法比延迟退休更值得推崇。许多基层员工也非常支持“工龄退休”计划,尽管这样的方案得到了人们的支持,但是其中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面对,真正落实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有关部门此前已充分提出了关于推迟退休年龄的问题,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不同的岗位、不同的性别选择弹性退休方案,最好实行逐步延迟,以此来减少推迟退休年龄的不利影响。
工作年限退休金计划的难题
工作年限退休金虽然得到多数人的支持,但这个计划执行起来尤其困难,毕竟这是一种比较适合公务员、教师和其他工作都能胜任的职业。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员工在某一项工作中的稳定性很差,经常出现员工流动现象。有些人在几年前就被解雇了,或失业后又有了新的工作,这类人的工龄很难统计。
此外,还有一些自由工作者,他们的工作年限也很难统计。假如以这种方式推迟退休,那势必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例如有些人20岁就开始工作,50岁时就可以退休了。五十岁退休确实较早,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对于上班族的影响
实际上,有很多人的工作时间比较晚,比如一些博士或研究生,这些人在读书的时候都要花上10年的时间,比如本科和硕士连在一起要七八年,要读博士,要10年,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高知人才毕业的时候都是30岁左右,如果让他们再工作30年,到了晚年,在体力和精力方面已经完全跟不上工作节奏。
例如最常见的一组教师,如果有一位教师已经60岁,还在继续从事事业,长时间站立的教师,对这些高龄教师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按工龄方式解决延迟退休问题,对这些较晚工作群体不太有利。
摘要:
尽管工龄退休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和赞同,但实际执行中确实面临不少困难。由于这种方式只适合那些状态比较稳定,如果稳定性较差的行业,就不适合这样做。实行这一制度,只能导致一部分人过早退休,另一些人则特别晚退休,造成人力资源配置失衡。所以,在解决延迟退休年龄问题上,需要更完善的政策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