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
患有慢性病的老人,最担心的是饭菜中油、盐等调味品超标,在徐汇滨江水岸的社区食堂,运营方成功地运用了“炒菜机器人”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智能化手段的介入,食堂后厨人员在数量减半的情况下,不仅缩短了炒菜的时长,还实现了菜品成本和质量的可控,智能后厨系统精准控制各种调味料配比,不影响口味的情况下,就连耗油量都下降至此前的五分之一。
近几年,本市社区户籍人口老龄化的比例不断上升,在社区养老的诸多问题中,老人在家门口的“便捷用餐”问题无疑非常迫切,智慧化养老肯定是大势所趋,但怎么把智能设备用好,为老人真正带来实惠和便利却还是大有“学问”,机器人厨师在社区食堂的引入,不仅没失烟火气,反而更干净卫生,品质可控,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尝试。
此外还有多家社区食堂开发了专门服务老人的手机外卖应用,用最简单的界面设置,几乎能实现一键送出直达家中,方便出门不便的高龄老人。针对老人配餐需求有限,社区食堂的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的情况,相关部门还建立起了能实现信息共享的智慧平台用大数据实现配餐中心与跨区域老人需求的精准对接,同时还能对区域内的配餐企业进行配置指导。未来,平台还将接入家政、理发等几十项养老服务和政府补贴,为老人精准对接。
科技开启智慧生活,让老人们的一天从家门口热腾腾的早餐开始。
本文来源:东方城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