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昭通人注意了!这四种情形属于违规领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须退回!
2021-05-10 17:19  浏览:911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哪些情形属于违规领取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1. 死亡冒领。待遇领取人员去世后,其亲属(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不在规定期限内报备,继续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行为。


2.服刑冒领。待遇领取人员判刑、失踪,其亲属(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不在规定期限内报备,继续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行为。


3.重复领取。城乡居保参保人员重复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或跨统筹区域重复参加城乡居保并重复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行为。


4.其他通过欺诈、伪造死亡证明、虚构死亡时间,骗取养老金及丧葬补助费的行为。


违规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待遇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违规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不仅要退回冒领、重复领取或骗取的养老保险待遇,情节严重的,还会受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纳入失信人员名单。涉嫌犯罪的,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八十八条 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社会保险金,处骗取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罪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解释》以欺诈、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障待遇的,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


3.《社会保险稽核办法》第十二条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对参保个人领取社会保险待遇情况进行核查,发现社会保险待遇领取人丧失待遇领取资格后本人或他人继续领取待遇或以其他形式骗取社会保险待遇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立即停止待遇的支付并责令退还;拒不退还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处理,并可对其处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如何退回违规领取的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违规领取待遇人员或其亲属(法定继承人或指定受益人)可通过以下任一种方式退回违规领取的待遇资金:


1.工作人员协助退款。待遇领取人员或其亲属主动联系待遇发放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心(局)工作人员,由相关工作人员协助退款至指定基金账户,并备注参保人员姓名、经办人员姓名及联系电话。


2.指定银行退款。待遇领取人员或其亲属自行到指定银行,按违规领取的金额退款至指定基金账户;同时,在银行进账单上备注参保人员姓名、经办人员姓名及联系电话。


温馨提示


待遇领取人员死亡或在押服刑的,其亲属及户籍地村(社区)协办员应及时上报死亡或服刑信息办理待遇暂停(终止)发放手续;


待遇领取人员应每年按时参加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未完成资格认证的,昭通市各县市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心(局)将统一暂停发放待遇,待其补办认证手续后再续发并补发待遇,防止违规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的情况发生。


来源:昭通市人社局城乡中心


编辑:杨让晨 校对:罗信粉


编审:赵连杰


终审:龙 泉


【来源:昭通人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发布人:75d1****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