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养老机构融资更加便利”“最好有专业人士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养老器械的价格再降降就好了”。
养老机构、社区和老年人都提出了自己的期望。
日前,沈阳出台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包括引进高质量养老机构、为养老机构提供资金支持等方面。
记者采访发现,养老机构反映贷款融资环节存在困难,期望资本融资更便利;社区方面表示,缺乏专业人员为老人提供服务。
在沈阳出台的方案中,对于上述期待都有所呼应。
沈阳某护养中心院长陈松蒲自2003年进入养老领域,目前她经营的养老服务中心拥有床位400张。在近20年的工作中,她总结出养老产业是一项投资大、回报周期长的事业。在创业过程中,她几度遇到融资方面的难题。
针对许多民办机构面临的资金紧张问题,《方案》提出减轻养老服务机构税费负担。对符合现行政策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可享受小微企业、非营利性组织等财税优惠政策及养老服务用房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居民价格政策。
“现在社区在养老服务方面,硬件上已经有了充足的保障,但问题是没有专业的人,服务水平跟不上。”沈阳市沈河区南塔街道柳塘社区书记张悦提出了社区养老面临的问题。
针对社区养老服务能力低、缺乏专业服务人员的问题,《方案》提出,在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水平方面,提出到2025年,确保每年培训养老服务人员1000名。鼓励高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支持职业院校或养老机构建设实训基地。
今年年初,居住在沈阳市皇姑区的94岁老人张德海花2800元购买了一台制氧机,这对于一向拮据的他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由于患有肺纤维化,他在冬天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状况,不得不使用制氧机帮助呼吸。“2800块钱啊,快赶上我一个月的退休金了。”张德海老人无奈地笑着说。除了制氧机,他家还有尿垫、便椅、拐杖、评书机、老年手机等很多老年人普遍需要的东西,价钱再降降就更好了。
为了让养老器械更好地服务老年人,《方案》提出繁荣老年用品市场。培育发展养老产业园区,支持老年人康复辅助器具、智能养老装备研发生产,加强老年用品在养老服务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城乡社区开展康复辅助器具配置、租赁、回收业务。推动老年用品进展会、进商场、进机构、进社区、进家庭,激发老年人消费热情。
为了方便老年人出行,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推进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等无障碍设施建设工程。辽沈晚报记者 王琳
本文来源:辽沈晚报沈阳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