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小一批90后已经上大学”到“90后成为购买基金的主力”,从三十而立到“花式养生”,90后已经开始步入社会,成为新一代的参保群体,为社会经济和养老保险制度的持续发展贡献出新生代的力量。无论是从养老规划还是对未来问题的思考,90后已经走到了时代的前沿,那90后的养老焦虑主要来自哪里呢?
1、来自给父母养老的压力
有部分90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面对养老问题,首先考虑的是怎么给父母养老。90后结婚有自己的家庭之后,可能面对的现状是两个年轻人给4位老人养老,还要兼顾子女的教育、抚养的费用。
就算父母有养老金和积蓄,可以保障物质条件上的充裕,也要考虑情感上的陪伴和专业性的看顾,就算想要住到养老社区,没有殷实的经济实力,一切都是空想。
图片来源:摄图网
2、来自“内卷”的压力
房价上涨、教育内卷、工作压力大……使得现在的年轻人生育年龄不断推后,甚至丁克和不婚族的比例都在持续上涨。即使上一代的养老问题无需90后负担太多,但对于自身的养老规划也不在拘泥于陈规旧俗。
其实养老问题说到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更多的年轻人认为,未来的养老模式除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外,还有心理、情感等方面的需求,而越理想的养老生活就越需要充足的养老费用。如何用有限的积蓄规划出一个可以轻松躺平的老年生活,也许就是90后养老焦虑的症结所在。
尽管如此,从90后对老年生活的思考和对新潮生活方式的接受能力来看,都对未来解决养老问题起到积极的影响,区别于父辈“养儿防老”、依靠国家养老制度的想法,将养老焦虑化为实际的养老准备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