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民和工人是完全不同的职业,农民只是在农村耕作,工人在工厂打工,不在工地工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的耕作成本提高,维持日常生活变得困难了,所以,他们只能去城市寻求发展的机会,成为半农半工那样的人,但在城市打工年龄有一定的限制,超过60岁的话,找合适的工作是不容易的,很多民工都在工地工作,超过60岁工地就不要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怎么养老呢?专家提出了三个建议。
建议一:提高工农养老保险待遇
民工和真正的劳动者不同,真正的劳动者都是从企业来缴纳养老保险的,退休后可以领取退休金,但是,外出打工的工人在工作,真正想投保养老保险的上司很少,他们只依赖农村的新型养老保险,这可以说是现在农民唯一的养老保障,只是,现在的养老保险待遇特别不好,农民领的养老金也很少,不能满足养老的需要,所以专家建议提高民工养老保险待遇,让农民拿到更多的养老金,养老生活也更保障。
提案二:开设对民工特别爱和爱的基金
其实现在国内的基金会很多,而且这些基金会多都有公益类的,只是农民工这个巨大群体并没有基金会,现在要说能建立对农民工的特别关心和爱情基金,就可以在这些年迈的农民有困难的时候找到后援,可以找人提供帮助的地方,那他们以后的生活也能更好吗。
建议三:加强孝道宣传,让农业二代承担养老责任
不管国家如何努力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这些老人的养老到底应该依靠孩子,毕竟国家财政有限,不能完全承担所有农村老人的养老,但是如果老人想依靠孩子养老,前提还是孩子需要心甘情愿,但是,农村里有很多不孝的孩子,因此,专家建议加强农业二代的孝顺教育,主动承担对父母的养老责任。
农民年轻的时候还在工地打工,但过了60岁,工地上就不再要他们了,专家提出了以上三个建议,如果说全部都能实行的话,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