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3月11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庄严介绍,今年山东将推动长期护理保险提质扩面,逐步解决失能人员长期照护难题。打造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年内,全省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占比达到65%,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康复科、治未病科比例达到90%。
预计到2025年,山东老年人口将超过2600万,作为全国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较全国其他省份更重。2021年,山东将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全社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意识。重点围绕领导干部、青少年和老年群体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教育,联合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开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教学专题,组织省老龄委成员单位和卫生健康系统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专题培训,联合省教育厅在中小学素质教育中重点开展孝亲敬老文化教育,联合省老年大学在老年群体中开展“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观”教育。
同时,发挥省老龄办职能,积极推动涉老工作纳入相关领域“十四五”规划,加强涉老工作标准化建设,出台一批地方性老龄工作标准规范。不断提升老年人保障水平,推动长期护理保险提质扩面,逐步解决失能人员长期照护难题。
提升服务水平,打造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重点开展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推进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安宁疗护等机构建设,依托现有医疗资源,推动建立省老龄健康研究中心。年内,全省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占比达到65%,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康复科、治未病科比例达到90%。大力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提升老年人就医满意度。加快推进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提升服务质量。年内组织开展第二届“山东省健康老人”推选活动。
山东还将注重老年民生,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社会环境。聚焦老年人消费、出行、就医、教育、文体活动等领域,切实解决老年人面临的运用智能技术困难问题,为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务。持续开展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年内评选一批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