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最近关于十四五规划中延迟退休这一政策已经得到了明确的指示,规划明确指出要在5年内完成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进,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落实推广。消息一出就引起了老百姓的广泛关注,毕竟延迟退休可以说涉及到每一位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具体什么时候退休以及退休后自己养老金可以领取多少,这些问题大家都特别关注。
不过目前关于延迟退休的具体政策还未推出。尽管现在延迟退休的政策还没有完全公布,但是延迟退休确实可以肯定会落实。那么在政策推行前,我们广大老百姓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在这里,我们需要提醒大家这两类情况,特别是在最近5年之内面临退休的工作人员。
第一类:交满15年社保赶上延迟退休的人
我们首先要强调的这类人,就是要赶在5年内完成退休的职工,这部分职工包含50周岁以上的女性劳动职工,55周岁以上的女性管理人员或干部和60周岁以上的男性职工。因为这部分群体将面临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如果自己缴满了15年的社保,但是在这个期间赶上了延迟退休,那15年之后的养老保险具体要如何交呢?是否自己的养老保险要面临继续延长缴纳期限的情况?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延迟退休的过程中,具体推进方法是渐进式的。也就是活,一年内可能延迟一个月或者两个月,并不是一次性就延迟5年。这样渐进式的推进办法,就可以让许多即将退休的人员,只是在一年内多交一个月到两个月的养老保险,损失并不会很大。
所以在这里,我们也提醒广大即将退休的劳动职工,养老保险最重要的就是要连续缴纳,不能断缴。不要因为多缴纳几个月就断缴,不然可能无法保证自己在退休后领到足额的养老金。
第二类:实际年龄和档案年龄不符的人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那就是劳动者的实际年龄和档案年龄之间存在差距。这种情况其实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容易发生,当时的户籍制度执行并不是非常严格,很多小城市中,档案的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造成了档案中的年龄与大家实际出生的年龄并不相符。
对于许多面临退休的劳动职工,在退休前就需要仔细核实自己的档案年龄与实际年龄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看一看大概差多少。如果实际年龄与档案年龄相差较大的话,我们可以到公安机关或者相关单位去开出证明,然后以自己的户口本、出生证以及档案年龄为依据,经过三方面的核实,来确定准确的退休年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国的社保局大概率会以档案上的年龄为标准。
如果我们忽视了档案年龄与实际年龄差距较大这个问题,那么就会面临到了退休年龄反而没有退休,还得继续工作的问题,这样对于许多上的年龄的劳动者来说,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造成不小的压力。
我国延迟退休的政策出台后,给很多劳动职工都增加了一些心理负担,不少网友也在想自己能否赶上延迟退休,以及在未来自己要到多少岁才可以退休。其实这些问题还与每个职工工作所在地的相关政策有关,具体的延迟退休政策还没有出台,那么现在我们也可以讨论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大家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我国政府提出一些建议。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国的延迟退休政策并不会一次性的推迟5年,渐进式的推行可以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
结语
延迟退休的具体推进虽然还没有实施,但是我们也需要对以上这两个问题引起注意,第一是对于缴纳社保满了15年,即将赶上退休的这部分人群,我们提醒大家还是要按时按量的缴纳,不要断缴,要以保障退休后可以足量的领取到养老金为要义,我们广大劳动者更是要时刻关注现在的政策动态,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提醒大家要对自己的实际年龄和档案年龄进行核实,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如果档案年龄存疑,我们可以去公安机关和社保局进行核实和调整。对于延迟退休政策,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