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要懂得孝顺自己的父母,这是千年不变的家训。父母养儿小,儿养父母老,这是人类之间美好的品德,也是因为这个美好的品德,人类才能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前段时间在网上一段小视频,让众多网友看红了眼。视频里一开始出现一位身穿粉红色睡衣40岁的妇女怀里好像抱着一个人在轻轻的摇晃,像是在哄孩子睡觉一样。
这位妇女刚开始只露出背面,大家都觉得可能是家里的孩子在和母亲玩闹,抱着孩子玩呢。
但是当镜头转到妇女正面的时候,可以清楚的看到妇女怀里抱着是一位白头苍苍的母亲,妇女轻轻的晃动自己的身体,就像当年母亲哄着自己睡觉一样的场景。
曾经在自己小的时候,哭闹的时候,母亲也总是这样子温柔地把自己搂在怀里,哄着睡觉。如今母亲已经年老了,换成自己哄着母亲睡觉,这样子的场景好似一个轮回。
很多人总存在"养儿防老"的思想,多子多福的说法,其实人老了幸不幸福和几个孩子没有任何关系。比如电视剧《安家》里的剧情一样,老严夫妇用自己辛苦一辈子卖包子的钱,全部拿给儿子买房,一分钱没有给自己留着。觉得儿子会给自己养老的。
但是当儿子住进自己全款买的房子里后,并没有留下父母一起住,而且是和老严夫妇说以后会常回家去看他们的。这种情况不仅只出现在电视当中,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白眼狼"也是屡见不鲜。
父母孕育着孩子,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自己的子女。作为子女应该在父母年老的时候,照顾他们,回报他们。
那么作为子女该如何照顾好父母呢?
1. 陪伴
很多子女认为给父母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孝顺父母。其实在人老的时候,最需要的不再是钱了,而是孩子们的陪伴。作为子女应该花时间去陪伴老人,让老人感受到自己的被在乎。就如同父母当年陪伴着自己成长的样子。
2. 鼓励老人结交好友
有些时候,因为年轻人都有自己的事情需要去做,没办法时时刻刻陪伴着自己的父母。那么孩子可以鼓励父母结交一些新的好友,让父母多出门去走走。
比如:在小区的老人一起下下棋,跳跳广场舞,丰富老人的生活。让老人通过结交新朋友让自己不那么孤单。
3. 给老人信心
人老了都是陷入自我怀疑的局面当中,会认为自己老了没有任何的价值,只会给孩子增添麻烦的思想。这个时候,孩子应该替老人走出这个误区,给予老人信心。
在生活中,可以让老人参与到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当中来,让老人有参与感,让老人觉得自己有存在的价值。
4. 尊重老人的意愿
有些子女会给老人找最好的养老院,让老人可以安享晚年,觉得那样子对老人是最好的决定,没有询问老人的意见,便把老人送到养老院。其实在子女看来最昂贵最好的养老院,可能对老人来说是一座囚牢。
子女要懂得尊重老人的意愿,听从老人的意思,只要老人能感到开心就好,而不是把一些自己好的东西强加在老人的身上。
孝顺是作为子女必备的传统美德,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可以从孝顺父母中看出。懂得孝顺父母的孩子,为人绝对不是差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