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识,小龙虾每日分享第156期,欢迎关注!
已经在事业单位工作了20年,现在自己出来后缴纳灵活就业保险,按照100%缴纳,还有15年60岁,到退休的时候养老金领取有什么影响?
影响肯定是有的,影响因素还是比较大的,下面一一分析。
1、影响了退休福利;
2、减少了养老金个人账户;
3、职业年金变少;
4、视同缴费年限可能存在不稳定因素。
一、退休福利的影响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也是有福利的,比如年终奖金、慰问费、防暑降温费、取暖费、过节费等等,各地有各地的特色。
许多人说自己没有领导或者没有见过,但是确实是存在的,只能说不同地区、不同单位所造成的。
简单一句话就能说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入老干所的,老干所的待遇也不是一般人能享受的。
二、养老金个人账户影响
事业单位工作,缴纳基数是以实际工资为标准的。离开事业单位按照灵活就业的100%缴纳,其实就是按照社平工资缴纳,差距还是有的。
比如云南省曲靖市,张某某是10年工龄的事业编中职人员,工资是7000多元,缴纳基数是7000多元,8%比例就是560元进入个人账户,不考虑更高比例与更高基数。
当地的社平工资是4000元,个人缴纳20%就是需要支付800元,但是进入个人账户的只有8%也就是320元,其余的480元进入了统筹账户。
退休后,灵活就业者缴纳得更多,进入个人账户更少,个人账户领取额度也就更少了。
三、对职业年金、公积金的影响
职业年金不用多说,事业编是必须要缴纳职业年金的,个人和单位一般都是4%的缴纳基数。
但是灵活就业人员是没有职业年金的,企业年金也无从说起,没有单位缴纳,自然也就没有年金。
还是以张某某为例,每个月职业年金合计为缴纳基数的8%,也就是560元进入年金个人账户,退休的时候同样按计发月数发放。
公积金方面,同样的道理,部分地区灵活就业者可以缴纳公积金,缴纳金额为缴纳基数的5%至12%。
事业单位的张某某公积金为缴纳基数的10%,双边就是20%也就是1400,这里还没考虑更高比例或者更高基数。
灵活就业者人员及时按照12%的比例缴纳也不过才480元,差距显然木见。
四、对养老金统筹账户、过渡性养老金的影响(视同缴费年限)
统筹账户计算与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都会用到“视同缴费年限”!
事业单位工作20年,假如是截至2021年,那么至少可能有13年的视同缴费年限。
为什么说“可能有”?
“从机关事业单位辞职后,其 2014 年 10 月 1 日之前的连续工龄可否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四川省德阳市人社局答复:
2014 年 10 月 1 日之前,具有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内身份的工作时间,并由组织人事部门认定为连续工龄的,可作为视同缴费年限。
劳动部办公厅对“关于除名职工重新参加工作后工龄计算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5]104号
2、关于“自动离职”的职工是否亦可按《复函》意见处理的问题。
劳动部办公厅在《关于自动离职与旷工除名如何界定的复函》(劳办发[1994]48号)中明确,“因自动离职处理发生的争议应按除名争议处理”,因此,自动离职的职工工龄计算可按《复函》意见处理。
3、关于除名职工连续工龄计算时效的溯及力问题。
我们意见,应从各地实行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作为除名职工计算连续工龄的起始时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7736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因此,除名或自动离职人员,均从地方实行企业职工个人缴纳养老保险费的时间起,计算连续工龄和缴费年限。
总结一下就是:自离按照除名处理,除名不计算连续工龄自然也就不存在视同缴费年限,辞职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作为视同缴费年限。
对于提问的离开事业单位,特别提醒千万不要自离,一定要走正规程序,办理离职手续。否则10多年的工龄就不算了。
总结
一句话,很不划算!
今天的分享完毕,知道大家觉得是否有道理,或者说出你的意见与看法,欢迎留言、转发、收藏和点赞四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