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4月16日,人社部和财政部终于下发了《2021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而今年的养老金调整方案相比去年,主要有五点区别。
第一、调整水平有所下降。
2021年的调整水平是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4.5%,而去年是5%,今年相比去年下降了0.5%。
从2005年到2015年,这11年我国的养老金调整水平一直保持在10%左右的高水平,直到2016年调整水平出现明显下降,降到了6.5%,2017年又降了一些,到达5.5%,2018年下降到5%,之后2019和2020年保持在5%的水平,2021年下降到了4.5%。
对于今年的调整水平,相信不少退休人员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还是有些失望的。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因为疫情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种情况下党和政府还能坚持继续为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已经非常不错了。
第二、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统一
今年方案中明确要“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统一”,而2020年的说法是“调整办法基本统一”,差了两个字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2020年不少省份的调整方案中,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调整方式是不同的。
比如甘肃省在定额调整上,企业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5元,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则根据退休时间的不同,分别增加55元、45元、40元、35元。
比如上海市在挂钩调整上,企业退休人员的调整跟缴费年限及个人基本养老金挂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调整则是和同职务人员的平均养老金挂钩。
而按照今年的文件要求,要实现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办法统一,也就是两者的调整方式要一样,不能再做出区分,这对于很多省份是一个新的挑战。
第三、对军转干部提出了一定要求
以往各个省份在适当倾斜调整中,对于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在调整基本养老金后,如果养老金水平还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的,会补齐到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
而今年的文件中提出了要求,必须是安置到地方工作且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才能享受到这一政策。
第四、备案时间提早
前几年,各省的养老金调整具体实施方案都是要求5月底之前要上报到人社部和财政部,今年这个时间提早了足足一个月,要求各省于2021年4月30日前就要报送。
之前大多数省份5月底上报方案后,都要到7月左右才会发布并落实。
今年既然上报的时间提早了,那么各省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时间也很有可能会相应提早。
第五、在组织实施上,要求更加严格
今年文件中又增加了一句:
未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批准,不得自行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不得通过设立最低养老金标准等方式变相提高待遇水平。
既然文件中提及这一点,说明部分地区可能在调整养老金时钻漏洞,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做法。
同时对于违规的地区,今年的惩罚也更严重了,不仅仅是扣减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还会扣减中央调剂金。
那么中央调剂金是什么呢?
2018年中央出台了养老金中央调剂制度,用来平衡不同地域之间养老金的分配问题。各省统一上缴一定比例的养老金,这些养老金再通过下拨的方式转移到各地方。
2020年,财政部发布的中央调剂基金年度预算中,有22个地区是净受益,3个省份上缴划拨持平,仅仅只有7个地区净贡献。
所以中央调剂金如果被扣减,会让一些省份非常难受。
以上五点就是2021年养老金调整相比去年的不同之处,想要了解更多社保相关信息,欢迎留言并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