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我回了趟老家。
见了发小和几个同学,大家的变化挺大。
聊天中了解到,一中学同学妈妈去年因肺癌晚期住院了,花了几十万。
为了治病,不得不到处借钱,城里的一套房子也卖掉了。
同学妈妈目前还在和癌症抗争,每天都需要钱。
有同学感叹,这年头赚钱不容易,一场大病就把钱都搭进去了。
想起我曾经看过的一个报道:
老人患病后,不想看着疾病把家里的钱花光,不想生活无法自理拖累家人,选择一个人消失。
辛苦了一辈子,最后却没法体面的老去。
1
你觉得体面的养老,究竟要准备多少钱?2018《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统计过:一线城市,认为每人至少需要有203.3万的养老现金储蓄。二线城市是184.9万,三线城市是177.4万,四线城市是173.6万。
2019年的报告显示,40%的认为至少需要存下100~290万的养老钱。
现在我们兢兢业业的交社保,老了能领多少养老金?够不够?有个养老金计算公式:每月领取的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举个例子:
假如60岁的老王,今年退休了,累计交了15年社保。
为了方便计算,假设他这15年的工资和全省的平均工资一样。
15年来的月平均工资是6000元,2020年全省月平均工资是8000元。
那他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6000×8%×12月×15年÷139≈622
基础养老金=(8000+8000)÷2×15×1% =1200
老王每月可以领到的养老金是:1200+622=1822元这笔钱够用吗?
显然不够用。
我并不是空口说的,判断自己光靠养老金养老,退休后的生活好不好?
有个通过的方法——养老金替代率。
它是指我们退休后每月领的养老金和退休前月收入的比率。
国际上有个经验标准,养老金替代率超过70%,
可以维持退休前的生活。
60%-70%,可以维持基本生活。
低于50%,生活水平就会大打折扣。
而老王交了15年社保,15年来的月平均工资6000块。
现在退休后,每月只领到1822块钱养老金。
我算了下,养老金替代率才30%。
这个养老金替代率明显太低了,退休养老金要再高2倍,才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所以光靠手里的退休金,连基本的养老都不够,更别说体面了。
2
怎么凑够上百万,过上体面的养老生活呢?我们的养老金体系,主要有这三大类:
1、靠国家:退休养老金
《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显示,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从2023年开始下降,到2028年会亏空-1181.3亿,到2050年亏空-11.28万亿。
而且现在很多省份的养老金都是亏空的,全国拆拆补补。
财政部数据显示目前只有广东、北京、福建、江苏、浙江、上海、山东7个省份养老金有结余,其他省份都属于亏空状态。
加上老龄化严重,交养老金的人变少了,领养老金的人反而变多了,所以养老金的压力很大。
上面我们也算了,光靠养老金不够。
2、靠企业: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是企业为员工配置的养老金。
是公司和个人一起交钱,然后把这笔钱交给专业的投资机构去打理,不断增值。
等到我们退休后,就可以领钱了。
企业年金算是让企业承担一部分养老责任,缓解大家的养老压力。
不过一般都是效益好的大型国企,才有企业年金。
你的公司有企业年金吗?
而且近几年企业年金的效果并不好:
虽然到2019年末企业年金基金累计结存17985亿,但2015年的时候就结存11075亿了,这两年增长的很慢。
3、靠自己:商业养老保险
自己的人生要靠自己把握,自己的养老也要靠自己规划。
国家虽然打了多套组合拳,奈何出生率低,交养老金的人在减少,领养老金人却在增多。
而且靠养老金,只能保证温饱,要保持体面的、优雅的老年生活,还要看你积累的财富筹码多不多。
而靠企业的企业年金呢,是要企业放血,自己的血怎么放都心疼,也只是部分人能享受到的待遇。
对于普通人最靠谱的就是靠自己,提前存钱,做好养老规划。
3
接着来分享我自创的养老法则——4135原则。
“4”:
家庭必备四大保险。
一个家庭,想要一个全面的保险保障,必备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和寿险这4种保险。
“1”:
全家四大保险的保费支出 ≤ 家庭年收入的10%。
这部分我也叫保障账户,是用来转移疾病、意外和身故风险的。
“3”:
给家庭财务兜底,追求本金保值的产品主要有三种。
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和增额型两全险。
“5”:
全家理财型保险的保费支出,建议控制在家庭年收入的50%。
最近延迟退休,又上了热搜。日本退休年龄推迟到了70岁,我们也要延迟到65岁退休。
80后、90后是跑不掉了,00后还可能会赶上70岁退休。
这届年轻人的老年生活,注定不容易。关于养老,越早开始规划越好。
在二师姐看来,养老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按43原则做好保障账户,35原则做好理财账户,没啥好焦虑的。
关注二姐,每天进步一点点,为你科普保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