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养老金上调工作刚刚完美收官,人社部就为未来5年的社保发展方向定调,6月3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预示着未来5年,我国社保还将会有5大变化,关乎到很多人的利益:
第一,延迟退休政策将要落地
现行的退休年龄是1978年制定的,已经不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了,其一,目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延长,过早退休会导致养老基金面临巨大支付压力;其二,我国整体的受教育程度提高,过早退休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其三,随着人口出生率逐年走低,我国劳动力人口开始锐减,基于以上种种现实情况,今年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十四五”计划的起止时间为2021-2025年,这意味着未来5年,延迟退休就会正式落地。一旦政策正式落地后,职工缴纳社保的时间延长,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后移,到手的养老金待遇水平也会提高。
第二,职工养老金持续上调
今年养老金已经实现了17连涨,未来5年还能持续上涨吗?人社部给出了明确回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确保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基金运行安全平稳。《社会保险法》第18条中也规定了,国家要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未来5年养老金上调等于是有了双重保障,且养老金涨幅和物价涨幅,收入增幅以及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是正相关的。
第三,城乡居民养老金持续上调
今年退休职工养老金上调方案公布后,很多居民和农民在评论区留言,为什么自己的养老金迟迟不涨?其实“十四五”规划早已明确提出,要健全养老保险制度体系,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司长刘从龙还表示,未来将从提高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方面共同着力,提高城乡居保保障水平。十四五规划已经定调,未来5年城乡居民养老金上调,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年满60周岁的居民和农民只需要耐心等待即可。
第四,养老保险将实现全国统筹
截止去年年底,我国所有省份已经实现了养老金全省统筹,养老保险由省级统收统支,有利于弥补本省份养老金基金缺口,但养老保险省际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仍需进一步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今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到,要逐步实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统一收取和支付,一方面能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共济能力,确保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另一方面也能更加方便人员在全国范围内流通,对于退休职工和参保人都是利好。
第五,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还提到,要逐步提高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现阶段我国领取基本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未来5年伴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很有可能会逐渐延长缴费年限,在职人员要做好心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