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农民住养老院就一定好?助力养老新模式出现,这次村委会立了大功
2021-06-28 13:01  浏览:419  搜索引擎搜索“养老服务网”
温馨提示:信息一旦丢失不一定找得到,请务必收藏信息以备急用!本站所有信息均是注册会员发布如遇到侵权请联系文章中的联系方式或客服删除!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养老服务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展会发布 展会网站大全 报名观展合作 软文发布

我们说农民养老更难,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这不仅是由于农民年轻时大多从事重体力劳动,到了晚年,身体衰老得更快,更重要的是,在缺乏足够养老金的支撑下,农村年轻人的养老负担更大。


而为了让他们有一个更好的晚年,很多农村地区都开始推行一种助力养老新模式,即农村“爱心餐厅”,子女按月交费,农村老人去村委会吃“大锅饭”。




其实,面对独生子女养老压力的加大,部分农民觉得加大农村养老院建设,就能解决农民的养老问题。可是,养老院终究不是福利机构,而是盈利机构,只要存在盈利,就有差距,只要有差距,就会催生问题。比如,非正常对待老人、歧视等情况,在养老院并不少见。




因此,让农民住养老院不一定好,那么,“爱心餐厅”是否应该大范围普及?


现在农村50后和60后,在年轻时不仅吃过很多苦,更是卖过大力气。可是,在农民退休制度缺乏的情况下,农村老人只能干到干不动为止,这也使得他们的身体状况,相比于城市老人而言,要差得多。如果这时候,在吃饭上还糊弄了事,这部分人群爆发疾病的概率,会大幅度增加。而农村“爱心餐厅”的普及,至少能让外出打工的子女,在老人的吃饭问题上安心。


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以前在农民普遍都比较贫困的情况下,大家彼此之间的关系,往往都比较亲密。但随着农村生活条件的逐渐变好,邻居之间的关系,反而变得比较生疏。而如果农村“爱心餐厅”被大范围普及,那么就从侧面给农村老人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这样农村老人在养老过程中,也不会因为年轻人的外出打工,而感到过分孤单。


综合以上来看,以上这两个因素的存在,使得在农村大范围修建养老院,远不如普及“爱心餐厅”来得实际,而这次村委却会立了大功。其实,农民现阶段养老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看病花费高上。因此,进一步提高新农合的报销比例,扩大新农合的医疗报销范围,对改善农民养老非常有利。




针对以上农民养老的难题,国家出台了很多措施,主要措施如下。


第一,对脱贫人口中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人口,按困难类型及时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这一措施表明,国家将对农村低收入群体进行常态化帮扶,让他们能够获得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而这一措施与农村“爱心餐厅”相匹配的话,那么对应的救助资金就可以抵消餐费,确保这部分人群能吃上一口热乎饭。


第二,探索土地经营权入股实现模式,让农民以土地入股产业,并通过探索“优先股”让农民获得优先分红的权利。这一措施实际上来得很是时候,因为现在的种地主力,即农村50后和60后已经老去,而年轻人又不愿意接班。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产业,让农民获得分红的方法,既能让农村老人有钱养老,又对保证粮食稳定生产有利。




面对养老难题,农民实际上要提前为自己的养老做好准备,而准备的方式就是“父先慈、子后孝”。当自己的子女刚刚生育完孩子,生活正是困难的时候,做父母的农民一定要及时“搭把手”,帮助年轻人度过眼前的困难。否则,儿媳和女婿并没有赡养对方父母的义务,到时候不仅影响家和,更影响养老。




发布人:c839****    IP:117.173.23.***     举报/删稿
展会推荐
让朕来说2句
评论
收藏
点赞
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