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小的80后已经31岁了,最大的90后已经30岁,20多岁一去不复返了。
前几天刚买的手办到了,是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魔神英雄传》里面的神龙斗士。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几年老喜欢买一些小时候很喜欢但是当时没有钱买的手办之类的。人们都说一个人喜欢怀旧了就代表那个人老了。对此,我深以为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80后和95前的人都挺喜欢怀旧的。那么到底为什么80后和95前的人喜欢怀旧呢?单单只是因为年龄越来越大吗?我感觉主要是80后和95前的这代人太悲催了!
1、人生最起伏的一代
80后刚出生的时候,社会的主流还是劳动最光荣,“计划经济”的时代,那个时候“商品经济”还被称为“投机倒把”。可是等这代人上了初中、高中的时候,市场经济浪潮来临,工人们纷纷下岗,所以那个时候考大学是唯一的出路。但是等到这代人考上大学的时候,大学又面临扩招,大学生又不值钱了。原来的大学毕业生很多都是7,8个单位抢着要,可是等到80后、95前毕业的时候,大学生已经扩张到了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找工作变的困难了不少。那个时候流行一句话:叫博士一教室,硕士一走廊,本科一操场。可见当时的大学毕业生有多么不值钱。
80后和一些95前的人出生的时候,房子还是分配的,很多单位都是自己的企业盖好房子,然后免费分给员工或者员工用低于市场价很多很多的钱买房子。可是到了这些人长大的时候房子涨到了天价,在大的城市生活,一辈子不吃不喝可能都买不到几十平米。被时代的浪潮一下子就打没了。
2、父母给的资源相对比较少
80后和95前的悲剧,始于他们的父辈。80后的父母,大多是建国后出生的“50后”,饥饿和文革是他们那一辈童年最深刻的记忆。物质的极度匮乏,也造就了他们“吝啬”的特点,往往具有“穷人思维”。再加上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不够,导致了看待问题不够长远。
而父辈中,除了极少数人,走上了金字塔顶,大部分人都是普通劳动者,默默无闻。所以,他们就给子女的资源少之又少。毫不夸张地说,能支持子女都读完大学,已经算是非常难得了。子女读完书,基本都是要靠自己去谋生,更别提没怎么读书的。
这就出现了第一个悲剧:50后吃了最多的苦,也没有掌握很多的社会资源,导致他们的后代起点相对较低,凡事只能靠自己。
3、养老问题造成了焦虑
很多80后和95前的这辈人已经面临父母的养老问题,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父母在加上父母的父亲母亲这种1+2+4的模式。80后的父母辈中,很多人在工作时期社保和工资待遇较差,导致退休后积蓄和养老金很少。而80后的子女呢,打一出生就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从他们的80后父母血拼学区房起,就注定了这一生“奋斗”的主旋律。80后面临着高企和房价和物价、原地踏步的工资、吞掉工资一半的五险一金和个税,不安全感和焦虑感被自媒体们吊打了一遍又一遍。
唉,写了这么多,我都觉得自己的这代人实在是太惨了,上小学的时候大学免费,上大学的时候小学免费,那真是吃什么都赶不上热乎的。
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日子还得过,生活还需要继续,只能昂首挺胸走向明天。希望大家不管未来面对什么样的困境,都可以凛然无惧,笑对人生。